11月11日晚,在光華西輔樓408教室,意昂2平台2013級基金班全體同學開展了一場有關“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主題研討會🦹🏻♂️🖱。本次主題研討會由班長主持,采取小組討論和組間交流的形式🖐,以具體案例結合自身感想,讓同學們在熱烈的討論與認真的傾聽中對“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認識🥰,並啟發了同學們對未來更深一步地思考🤽🏿♀️。
這次主題教育活動,13級基金班有幸邀請到了幹杏娣教授的出席,幹教授以自身豐富的人生閱歷與數年的執教累積的經驗👨🏻🦳,在研討會開始時進行了主題發言。幹教授深入淺出的發言中蘊含著很多的人生智慧🙋🏻♂️,這些都極大地啟發了同學們的思考🍍。發言中,幹教授提到目前研究生學術規範在中國是個大問題🧵,官場腐敗也帶來了學術腐敗,學術不規範並不是小事,要引起大家的重視。此外雖然國際上一直對學術規範管理很嚴😘,但中國的管理卻相對松散,這一點從國際上對中國在海外留學的研究生🦴、本科生的不信任態度就可以看出來。幹教授還提到國內大學在對待學術規範上一定要守護好學術這一片凈土🤼♀️,因為沒有學術規範就沒有學術創造與學術創新,整個民族的未來都會受到影響。幹教授認為目前學術多處於模仿階段🕥,未來總會走到創新階段,所以從學生時期就要培養學生的學術規範🙋🏿,幹教授舉例說道學術規範涉及諸如註釋🐐🧑🏽🎤、引用等問題💇🏿,還有類似於小組討論過程中個人的觀點貢獻也要明確提到等問題。幹教授還提出以前由於學術不規範出現過很多問題😅,總體上來說無論寫作何種論文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各種說明,不用做說明的部分也要用自己的語言敘述。
幹教授的發言引起了同學們積極的思考與熱烈的討論。接下來,基金班的同學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起自己對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認識與思考👩👦,每個同學都結合自身的親身經歷和觀察到的日常生活中的學術不端的現象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同學們認為🔺,無論是平時所寫的論文或是作業🦹🏽♂️,都是可以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工作,不能帶著只為了得到一個好成績的心態去做👩🏿🎓。對待學習要有踏實勤懇的態度,這樣對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好處的🧎🏻♂️➡️。此外同學們還提到🦻🏻,雖然我們是專業碩士,但是也要認真培養自己的學術科研能力,因為強化研究能力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對將來的職業發展也是有好處的。一個做學術的人👨🏻🦰,不能總是帶著一種功利和浮躁的心態。只有先端正了學習動機,才能自發認真地鉆研學術,從而減少並消除任何學術作假的行為,從根本上杜絕學術不正之風👨👧👧。本次主題教育活動帶給了13級基金班的同學很多的思考和啟發,也讓大家深刻認識到了學術倫理的含義,相信在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中,每個同學都能謹遵科學道德,進行嚴謹的研究工作💆♀️,建設良好的學術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