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晚19點整,16級經濟系同學們歡聚在泛海樓514🫙,聽博士生講師團的李世彥老師講解《重讀資本論》這一主題。
《資本論》這本已經一百多歲的著作👊🏿,為什麽值得我們重讀☑️?李老師指出,重讀《資本論》的高潮往往發生在資本主義發生質變🎐、資本主義的矛盾出現新的形式的時候🏍。我們要從資本主義的同質性和異質性來尋找答案。資本主義從維多利亞時代,到私人和國家的壟斷資本主義,到新自由主義,再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現在,其雇傭勞動👨🏿🍼、剩余價值等理論一直存在,而生產力水平👞、產業結構等方面則有了發展和變化💅🏼。
進一步💇🏽♂️,李老師介紹了資本論的框架和主要內容。李老師強調了“資本的邏輯”這個概念,並從辯證法的角度為大家解讀了《資本論》。這與大家在《資本論》這門專業課上學到的內容形成了有機的結合。同時李老師也提到了連續漸進、本質主義和分析邏輯等幾個非辯證方法,擴大了同學們的知識面。
《資本論》最常見、最重要而又極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就是商品和價值了。李老師從簡單商品🙏、價值與需求、價值與價格和價值轉型這幾個角度🏊🏼♀️,解答了大家心中的困惑🌙,讓大家豁然開朗。
最後,李老師又將理論結合現實,基於現在看待未來,向大家提出了如何通過市場經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疑問𓀇,引發了大家的深思。
在世界和中國都面臨轉型的關口👰🏼♂️,《資本論》值得我們不斷的重新解讀。這一堂別開生面的黨小組理論學習課🌊,與同學們的《資本論》課程形成了良性互動🦸🏼,並內引外聯🧾👷🏽、理論結合現實,大大滿足了同學們的求知欲👔。讓我們再次感謝李世彥老師精彩的講解以及同學們積極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