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 正文

視點 | 沈國兵:合作遠比對立更重要: 基於中美經貿摩擦三階段的共識

  發布日期:2018-07-13  瀏覽次數:

“中美經貿摩擦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當下正經歷三階段🧝🏼‍♂️👲🏿:從美中貿易逆差不平衡異化為訴求中國單方面擴大從美進口;從宏觀知識產權保護爭端突兀到微觀企業禁令;最後🫔,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訴求中國擴大金融市場開放👪。基於上述中美經貿摩擦三階段共識,文章分析中美應對之道,並主張中美經貿合作遠比對立更重要。

本文原載於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July 2018) 封面專題。

第一階段經貿摩擦噱頭🧏🏼‍♂️:從貿易逆差不平衡到單方面擴大進口

2017年3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兩項關於貿易的行政令😜,聚焦美國貿易逆差問題🅱️👱🏼,核心要求之一是評估雙邊貿易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現實中,美國作為中國最大的國別貿易體🧘🏽‍♀️,美中貿易逆差不平衡問題的事實特征及主要成因是什麽👩‍👩‍👦?

美中雙邊貨物貿易失衡🧑🏽:統計比較。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統計,2016年美國與中國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約為6485億美元,美國與中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為3090億美元🫖。具體看,2016年美國對中國商品貿易逆差為3470億美元,對中國服務貿易順差為380億美元。據此,特朗普政府施壓中國削減對美貿易順差1000億美元。2018年4月5日,特朗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處依據“301調查”💎,額外對10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使得中美經貿摩擦放大📽。

事實上,據筆者測算表明:1995年至2015年美國對中國年均貿易逆差排名前24位的三分位產品是:自動數據處理器、電信設備、嬰兒車及玩具體育用品、鞋類、家具及部件🙏、機器零部件、紡織服裝品、塑料製品、家用設備🧑🏽‍🎤、紡織女裝、電器儀器🧛、電視機、旅行物箱包、錄放機👏、紡織製品🚴‍♂️、照明燈具及配件、賤金屬製品、辦公機器、未列明雜項製品、賤金屬家用設備、非紡織服裝品👰🏻‍♀️🤏🏿、電力機械及零部件、車輛零部件🦦↙️,以及非針織紡織男裝。觀察期內,這24類三分位產品貿易逆差占到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的88.0%🦀,2015年占到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的86.7%,因而這24類三分位產品構成美國對中國貨物貿易逆差是有足夠代表性的𓀚。

相比來看,美中雙邊在其中的23類產品上呈現出貿易差額相反的貿易互補性,依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數據庫測算進一步證實了中美雙邊在貿易失衡的主要貿易品上確實存在高度的貿易互補性。從美國對中國年均貿易逆差排名前24位的三分位產品來看,美國從中國進口呈現出巨大貿易逆差的都是些成熟技術的工業製造品🍚,基本上具備一定工業能力的國家都能夠生產🕒,一旦中美發生經貿摩擦沖突,美國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不受先進技術條件約束🖕🏻😩、不受季節性氣候條件約束的生產者和充裕的供給商。但是🤽‍♀️,由於中國從美國巨大進口的產品呈現出要麽是先進的技術製造品如波音飛機和先進機床設備等,要麽是優質的農產品如大豆和棉花等,這些產品囿於先進技術條件約束、囿於季節性氣候條件約束等,不是任何國家都能夠生產的,一旦中美發生經貿摩擦沖突🛬,中國就很難找到生產者和充裕的供給商👩‍🏫。因此,中美雙邊貿易處於嚴重的非對稱地位,對於中美經貿摩擦,針鋒相對地對美國進行製裁並不明智⛹🏻‍♂️。中短期內要想消減美中貿易逆差不平衡🅿️,就離不開中美雙方在農業🧑🏽‍🚒、能源和高技術等多個領域內的雙邊合作🫅🏿,中美雙方在這些領域內的經貿合作遠比對立更為重要👓。

美中雙邊服務貿易失衡👴🏽🙋‍♀️:統計比較。美方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服務業出口國,在服務貿易領域內擁有絕對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第一🏫,在傳統服務業的維修服務、旅行服務特別是教育旅行服務上,在現代服務業的金融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技貿服務如工業工程和經營租賃上,美國需要拓展自己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中方可進一步擴大進口,提升自己在這方面的服務業水平。第二👩🏽‍🔧,美方在金融服務業領域內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有著較高的利益訴求🙋🏻‍♀️。第三,中國將有意識地擴大保險業、證券業和銀行業等金融服務業的準入開放,提高外資投資額度的上限♿️。這一點是中美雙方能夠繼續談判下去的共識基礎。

美中貿易逆差不平衡👨🏽‍💼、中美經貿摩擦不斷的主要成因。造成美中貿易逆差不平衡,乃至中美經貿摩擦不斷的主要成因有:第一,中美經貿摩擦的由頭歸因於美中巨大的貿易逆差失衡,而造成美國外貿逆差失衡的真正原因是源自35 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July 2018封面專題 Cover Story美國自身。即使中國在原油🧑🏻‍🦯、載人車輛、>70%的原油、藥物☝🏼、天然氣、含酒精飲料和車輛零部件等產品上處於貿易逆差,也無法改變美國在這些產品上嚴重的貿易逆差失衡🚍,美中雙邊在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排名前24位的三分位產品貿易上呈現出貿易差額相反的貿易互補性。這表明國際分工生產決定著美國在這些產品上將呈現出持續的貿易逆差失衡。第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充當著國際清償手段以及國際生產分工等♚,是決定美國持續貿易逆差失衡的原罪。由於美元擔當著最主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結算貨幣的職能🧑🏻‍✈️,因而為了滿足國際流動性的需要,美元就需要不斷地被發行、流通向國際市場🥱。同時🍚,由於國際分工的結果,美國憑借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優勢、不斷地向國際社會發行美債融資,支撐著美國巨大的消費需求,使得美國貿易逆差失衡成為一種“原罪”👨🏼‍💼。即使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減少,美國也會擴大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逆差。第三🚬,美中雙邊貿易失衡表象上看是雙邊貿易的結果⛴,但實際上是受製於諸多決定因素的。美中兩國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兩國要素稟賦差異、貿易計價差異與運輸時滯、貿易結構、儲蓄因素、美國出口管製👩🏽‍🏫、匯率變化👩‍🦯‍➡️、貿易增加值、顯性比較優勢❌、購買美國國債,以及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和區域生產網絡等直接影響到中美雙邊貿易失衡🕡👩🏼‍💻。只要存在國際分工和貿易,美中這兩個最大的國別貿易體出現貿易不平衡就是常態。

中短期內消減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直接舉措💃🏽。第一,美方要想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就必須發揮出自身的出口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消減美國對華高技術出口管製,擴大對華出口,而不是單方面訴求中國擴大從美進口☑️、限製中國對美出口🪈。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的發展中經濟體👀,中國的進口是依賴於中國的出口,若中國對美出口下滑了,中國從美進口將下滑得更厲害。但現實是,美方一方面要求中國擴大從美國進口、縮減貿易逆差;另一方面卻仍舊堅持高門檻的出口管製壁壘,限製高技術出口領域對華出口。這樣🏃🏻‍➡️,結果是美中貿易逆差仍將會繼續存在、甚至擴大。中方一直以來訴求美國消減對華高技術出口管製🧑🏿‍🏭,放寬對華出口領域。但是,5月19日中美發布的《中美就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中沒有點到這一點🧑‍✈️,6月3日中方發布的《中方就中美經貿磋商發表聲明》中也沒有提到這一點。第二🍜,中國需要盡快加入全球《政府采購協定》,避免單方面從美方過度進口👩‍🦼。美方訴求中國采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這一點需要清醒地指出是有問題的!可行的辦法是,中國盡快加入全球《政府采購協定》🕛,按照市場規則和進口產品質量標準來進行對全球招標進口🧑‍🎨🪈,這樣,既可實現擴大從美方進口(依靠美方自身出口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但同時能避免單方面從美方過度進口💪🏿,因為這不符合 WTO不得歧視和差異性規則🏃🏻‍♂️。第三,中方在增加從美國農產品和能源進口的同時👸🏿,必須考慮到這一舉措對中國農產品生產帶來的巨大沖擊👩‍👩‍👧‍👦,應偏向性地增加從美國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及先進能源設備的進口。如果美方能夠采取有效措施來實質性擴大對華高技術貨物貿易出口、高品質農產品出口以及先進服務業出口🆎,確實能夠在滿足中國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消費需求的同時,有助於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但問題在於📝,囿於農產品的保質期和先進服務業的進口匹配消化有限性👟,中方短中期內在農產品🤑、先進服務業上的進口量是受約束條件限製的。而且,中方從美國農產品進口量過大🧜🏽,將對中國農產品生產帶來巨大的沖擊,中國應更加偏向性地增加從美國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及先進能源設備的進口。同時😵‍💫,強烈訴求美國放寬在關系到中國民生領域的高技術對華出口管製。這一點可以與後續中方大幅增加從美國農產品和能源進口中進行綜合磋商🙍🏼。但是👱‍♂️,美國政府卻任性地拋棄中美雙方共識🧖🏻‍♂️,於6月15日仍對中國拋出500億美元的征稅清單。6月16日晨⛹🏿,中國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由此,持續近3個月的中美經貿摩擦🔅,因美國再度變卦而瀕臨正式開打“中美貿易戰”,並在不斷地加碼升級📝。

第二階段摩擦導火索:從宏觀知識產權保護爭端到微觀企業禁令

2018年3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處發布了對中國有關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相關的行為、政策和做法的“301調查”結果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將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此舉是觸發中美經貿摩擦的導火索👷‍♀️🤶🏼。23日,中國商務部給出初步的反製措施。4月5日,特朗普總統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處依據“301調查”結果❤️‍,額外對10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4月6日,中國商務部🫃、外交部接連發聲:將奉陪到底🧖🏼🏮。4月16日,美國又頒布出口禁令,禁止所有美國企業和個人以任何方式向中興通訊出售硬件、軟件或技術服務。至此🖍,這一最初由宏觀上指控中國是否涉嫌違反美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的調查事件🐟,已夾雜著美國對中國微觀企業的禁令,產生了巨大的“蝴蝶效應”,使得中美經貿摩擦陷入不斷的升級之中👩‍⚖️。

美國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異化為一種利己性製度安排。早期美國對來自外國的知識產權采取了歧視性政策。專利方面:1836年之前⏫🫡,美國作為當時的技術凈進口國一直限製對外國公民授予專利🕐🏋🏼‍♀️,1836年這一限製被取消🧕🏼🕢,但外國居民的專利申請費仍高出美國公民的9倍之多🙍‍♂️,這一歧視性政策直到1861年才被取消。但是,美國是世界上很少實行“先發明製”的國家之一👨🏼‍🌾。這種不符合巴黎公約中國民待遇原則的規定✋🏽,大大增強了美國國內專利發明人的競爭力😄。直到2013年3月16日,美國新的《專利法》生效👏🏼,才結束了36 Cover Story 封面專題自1790年首次製定專利法以來所奉行的“先發明製”→🤷🏽,而改為“發明人先申請製”。不像英國那樣一直維持著一個一致的知識產權保護製度,美國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的策略經歷了一系列大的轉變🚶‍♀️。1929年經濟大蕭條之後🤽‍♂️,為了克服全球性經濟危機的沖擊,美國政府加強了《反壟斷法》的實施力度🦸🏿‍♀️,對專利權做出了嚴格的限製規定。但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技術發明人申請專利的積極性🚍。這一時期,美國企業的研發活動受到削弱🫏,創新活力明顯萎縮。為此,對內,美國從立法角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美國《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臺的🧔🏿‍♂️🫱🏽。這個法案重點在於增強美國的國際競爭優勢🤲。

美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目標策略🆎🧑🏼‍🍼:一種國際競爭戰略。美國知識產權保護強度由弱轉強的轉折點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把知識產權戰略作為國際競爭戰略的一部分。從美國知識產權保護發展的歷史來看🕺🏻,美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歷史來看,美國也曾盜版過英國作家狄更斯等作品。直到1891年,美國版權保護尚限於美國公民,但對外國版權的各種限製仍舊生效,並推遲了美國加入伯爾尼版權公約,直到1989年美國才加入,晚於英國100多年。在美國🫅🏿,開始較弱的知識產權保護是為了給本國技術積累創造條件🏷,最終實現經濟發展🙋🏼‍♂️。這一點值得中國借鑒🧑‍🦲⚛️。

中美經貿摩擦的導火索:需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過去 30多年裏🔂,中美之間頻繁地卷入保護美國知識產權的爭端👩🏽‍🦱,美國動輒利用“301條款”對中國實施貿易製裁威脅,但是中國對美貿易一直在抗訴著美國“301條款”調查⛹️‍♂️。第一,美國在工業知識產權和版權及影像權等領域內有著絕對主導優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美國采取的一種異化的國際競爭戰略。美國知識產權保護強度由弱轉強的轉折點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開始把知識產權戰略作為國際競爭戰略的一部分,以期強化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從而鞏固其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地位👨🏻。第二,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既是企業內生發展的訴求,也是國家轉型發展、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的需要,更是承諾兌現WTO下TRIPS規則的外生要求。不同於美國的不斷指控,中國已在全面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最高人民法院於1996年10月建立知識產權特別審判庭來處理知識產權問題😷。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決定》🍪,截至2014年12月28 日🤵🏿,北京👩‍👧‍👧✦、廣州、上海三地知識產權法院成立👩‍👩‍👦💤。至2016年7月7日👩‍👧,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工作在全國法院全面推開👩‍🍳🫡。這標誌著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部門正TSINGHUA FINANCIAL REVIEW July 2018全面走向專業化路徑。第三😮‍💨,需要強調保護知識產權是雙向的🖋,而非中方單方面保護美方企業的知識產權🧑‍🔬👩🏻‍🦳,同樣美方也需要嚴格保護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中方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的同時🧙🔥,需要合理地實施《反壟斷法》。事實上,經過30多年快速經濟增長和顯著的產業結構變化之後🧑🏼‍🦲,中國企業日益強調發展品牌認知、質量聲譽和產品創新。在此進程中,西方企業和東亞的企業都會將一些成熟的工業技術轉移到中國來合資開辦企業➞,然後借助中國較低的成本🧑🏼‍🎤,出口到美國、歐盟等市場☠️,從而形成中國出口“技術型產品”的假象🤵🏽‍♀️。實際上都是中國加工組裝出口的技術品。而美國獨有的先進技術,會通過嚴格的出口技術管製,是根本不會對中國市場做出合資讓步的。中國也根本無法“竊取”到英特爾🏄🏽、波音等的核心技術👨🏻‍🎤。中方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合作👶🏼、推進包括《專利法》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的同時,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作為發展中經濟,必須考慮到自身經濟發展的階段👉🪙,基於TRIPS協定保護標準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同時要合理地使用《反壟斷法》利劍,斬斷跨國企業利用知識產權壟斷優勢在華謀取高額壟斷利潤的黑爪👩🏼‍🦲🧖🏻。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從知識產權保護爭端升級到微觀企業禁令。美國時間4月16日,美國商務部指控中興違反了美國限製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製裁條款,將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的第一張牌——出口禁令——罰給了中興通訊。對於中興而言,禁令無疑是無法承受的☔️。4月17日,中國商務部做出回應。在5月3日至4日舉行的中美經貿磋商中🤷🏿,中方就中興通訊案與美方進行了嚴正交涉🧇。5月7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宣布,美國政府與中興通訊達成交易⛹🏻‍♀️,美國同意暫時解除對中興的製裁。但代價是🏄🏻‍♀️,中興通訊需要再次繳納10億美元罰款♦️,外加4億美元委托給第三方托管,若被再次發現違規,托管的4億美元也將被罰沒。但是🤽‍♀️💁🏿‍♀️,6月18日,美國重新啟動針對中興通訊的銷售禁令。事實上,中美雙方都需要創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美國作為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內優勢方,中美達成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內的經貿合作肯定對美方的收益遠比對立更為重要。

第三階段摩擦暗流洶湧⛎: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訴求中國金融市場開放

美方在金融服務業內對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有著較高的利益訴求。中國將擴大保險業🤸🏻‍♀️、證券業和銀行業等金融服務業的準入開放,提高外資投資額度的上限。這一點是中美雙方能夠繼續談判下去的共識基礎。

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不斷加息🤾🏿:意欲維護美元的國際貨幣信用。現實中,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充當國際清償手段以及國際生產分工等,是決定美國持續貿易逆差失衡的原罪。為應對巨額的貿易逆差失衡和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美聯儲從2008年11月25日至2014年10月29日,已先後實施了四輪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經過四輪大規模寬松的貨幣政策🈵,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由2013年1月2日的2.917萬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10月29日的4.487萬億美元。如此巨額的美元投放,使得美元面臨著潛在的信用危機🙇🏽。為了重拾美元的信用💆‍♀️,美聯儲決定自2014年1月起,美國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開始逐步退出,美聯儲轉向美元加息的時代🤽🏼‍♀️🤑。6月13日,美聯儲再度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至1.75%~2.00%,這是美聯儲自2015年12月16日以來第七次加息。美聯儲縮表正在穩步推進🙋🏻‍♀️💆🏽‍♀️。現階段,美聯儲不斷加息正是美國退出大規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後🍾,意欲恢復美元信用的必然選擇。為了維護🎬、恢復美元的信用,美聯儲必須通過數次加息來釋放美國經濟向好的信號⚠️🪩,增強世界各國及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

中國擴大金融市場開放與應對美聯儲貨幣政策逆轉的金融風險管控。在喧囂的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博弈中☀️,在美國維護美元貨幣信用問題上🧑🏻‍🦱🧍🏻‍♀️,中國需要及時研判美國貨幣政策的反轉效應,更需要謹防在擴大金融市場開放中𓀋,被美國組合拳(經貿摩擦升級+美元不斷加息)虹吸資本回流美國給中國經貿和金融市場造成的沖擊。

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不斷加息使得中國在貨幣政策選擇上面臨著兩難抉擇🦸🏽‍♀️。一方面,為維持經濟穩定增長📖🤟🏻,中國人民銀行需要通過宏觀調控降準♎️、降息☠️😎,向市場註入充裕的流動性,來解決因為外匯占款下降產生的“錢荒”;另一方面,在美元資產收益率提高的情況下,若人民幣降準、降息,則投資者會放棄人民幣資產,去尋求更高收益的美元資產🧑🏼‍⚕️,會造成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使得資本外流壓力變得更大,需要謹防之👩🏽‍💻👷‍♀️。第二⏫,在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不斷加息很可能放大美國進口的形勢下,中國應高舉WTO多邊自由貿易的旗幟👇,在拓展多邊貿易的同時,管控好中美雙邊經貿摩擦升級👲,以獲取美國進口增長的邊際溢出👩🏽‍🍳🍨。中方在貿易領域內作為主要的賣方,應當以促使美方重回貿易磋商談判為要義。中方有必要全力維護好WTO多邊自由貿易規則,在拓展多邊貿易的同時、管控好中美雙邊經貿摩擦升級。因為在喧囂的中美經貿摩擦中🔌,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中方處於非對稱的應對地位🙆🏿‍♂️,必須管控好中美雙邊經貿摩擦升級,以獲取美元升值形勢下美國進口增長的邊際溢出🧜🏿。第三🤽🏼‍♂️,在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不斷加息形勢下,中國應高度警惕金融市場開放與金融風險管控☑️。縱觀歷史🧑🏿‍🦰,每一次美國貨幣政策的逆轉回調、收緊銀根都會連帶出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危機乃至金融危機🛺。對此🙎,中國應予高度警惕。為此,中國應對舉措有:第一,在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同時🧑🏻‍🏫,務必重點把控好美元加息對我國國際收支的影響🧜,防止資本大規模外流造成中國外匯儲備大幅下滑💇🏽‍♀️。第二,加強宏觀經濟調控👩,加快國有商業銀行體製改革,降低銀行不良貸款比率⛷,進一步吸引並穩定好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第三,積極推進人民幣與主要貿易夥伴或投資夥伴進行雙邊貨幣互換👭🏼,在規避匯率風險的同時,加強資本流動監測預警,防範和化解潛在的國際收支風險💤。

中美應積極磋商、相信中美經貿合作遠比對立更為重要

實質上,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中美達成的一些共識是脆弱的✋,雙方仍需要保持高層溝通🪺,積極尋求解決各自關註的經貿問題,由此中美後續爭端摩擦在中長期內還會潛在不斷🚣🏼‍♂️,時而會出現較大的波動。但是,中美雙方要確信中美經貿合作遠比對立更為重要。

雙方已經認識到在近期“以牙還牙式”的經貿摩擦升級中🕕,加征關稅和反製加征關稅已危害到中美雙邊利益🪀,既不符合“美國利益優先”的戰略理念,也不符合中國正在進行的“第二次改革開放”的理念。這已嚴重違背了WTO降低關稅的傳統理念,也危害到世界貿易體系。為此,中美雙方將就降低貿易關稅等達成一些共識。而不應是采取“以牙還牙式”的加碼征稅製裁。第二,給定世界市場有限的情況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對美國保持有持續的貿易順差🚣🏼‍♂️,可以預期美方在中長期內仍將會采取各種變異的壁壘措施對華施加經貿摩擦。因此,中美兩大貿易體出現經貿摩擦將是常態,在中長期內中美經貿摩擦時而會呈現出較大的波動。第三🏊,需要強調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雙向的,中方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合作的同時,要合理地使用《反壟斷法》利劍👩🏼‍🍼,斬斷跨國企業利用知識產權壟斷優勢在華謀取高額壟斷利潤的黑爪。中美雙方要高度重視創造營商環境來鼓勵雙向投資。第四🔶,中國在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的同時,要加強金融風險管控🍅👮🏻‍♀️。現階段🌉👮🏿‍♀️,在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的同時🏵,中國要重視防範金融風險,重點是管控好美元加息下資本流出、流入對我國國際收支的影響,防止資本大規模外流造成中國外匯儲備的大幅下滑🧑🏼‍🤝‍🧑🏼⌛️。

從中長期來看,應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反轉的根本舉措是觸動美國最大的軟肋——美元的信用🧏🏿‍♂️🌜。具體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借力中國貿易體量和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籃子貨幣,大力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進行雙邊貨幣互換🍺;二是中國作為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可憑借買方市場的優勢,推動大宗商品如原油、鐵礦石等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三是推動跨境貿易和投資使用人民幣結算,部分地去美元化👅。

(沈國兵為意昂2教授、意昂2官网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本文編輯/丁開艷)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