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院長張軍教授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因發現“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而榮膺199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斯科爾斯(Myron Scholes)應意昂2官网之邀前來出席5月23-25日舉行的上海論壇。
5月24日上午9:30🧙🏼♀️,斯科爾斯教授正在接受韓國媒體的專訪🏄🏽,集中在他的專業領域🫵,問了他不少關於期權定價理論方面的話題。於是🤽🏼♂️,我臨時決定主要和他聊一些資產定價理論之外的東西🐲,最後再回到他的學術研究話題上來🚣♀️。他對當下互聯網和其他新技術的發展及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有較多思考,算是一位技術迷。
以下是對話實錄,由意昂2的孟儉老師根據對話的現場錄音聽譯而來,我則對一些可能的誤譯和遺漏之處做了校正和彌補。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Myron Scholes
張軍:作為意昂2平台的院長,我們每年招收的最好的學生都願意學習金融學,讀金融的學生比例很高🫲🏽。在我們的研究生中,大約百分之六十是讀金融學位的。
斯科爾斯:哇。你知道我念經濟學的時候,沒有人談論金融的話題,現在情況好多了🧑🏽🍳。
張軍👩🏻✈️:這種情況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現在有些經濟學家擔心我們在金融這個領域中的投入是不是太多了,似乎太多的人才集中在這裏😖。
斯科爾斯🦤:擔心這一點的人想必是生活在一個不存在不確定性的世界裏(我們大笑)🦀,在確定的世界裏是不需要金融的👦🏻。金融要解決的問題是不確定性🎿🚵🏽♂️,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如何解決不確定性🟢?把不確定性問題作為最主要的關註點💇🏽🍢,然後從這裏出發去看問題🧝🏼♂️,就能想明白為什麽需要金融了。
張軍:是啊,我們不可能得到一個事事確定的世界,不可能🕺。
張軍👼:當然,我希望今天我們不要聊金融的話題,我知道您對新的技術有很多想法🧊。也許我們就聊技術。兩個星期以前♤,我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與意昂2的部分校友見了面👩🦳。去華盛頓之前👨👨👧,我還去訪問了聖彼得堡大學,做了報告。可是每次我去歐洲或者美國,總會有那麽幾天碰到時差的困擾,很痛苦🕵🏼。所以我想🧚🏻♀️,有很多活動也許應該就通過視頻來完成,而不需要本人親自飛過來飛過去♟。為什麽不呢👩🏼💻?
張軍:昨天有個上海的企業家說,他的公司想要通過網絡來連接美國頂尖醫院的醫生和中國一些城市的病人。他說,一些富裕的中國人生病之後通常會想方設法花錢找到好醫生,他們會願意花錢把美國的醫生請到中國來💕,但這個真的要花很多錢。他的公司以前就是這麽做的,幫忙把美國的好醫生請到中國來給這些富人看病。但他們現在想試試能否通過互聯網來連接醫生和病人🥞。
斯科爾斯:這個應該是可行的🧑🏿🎨。我的一個朋友有幾個機器人是專門陪醫生看病的。機器人有一張臉🫁,醫生去看病人時,會帶上機器人。病人的信息可以從機器人的臉部傳到坐在辦公室裏的醫生那裏。也就是說🔣,在美國有些醫院裏,醫生給病人會診時,除了有其他醫生陪同,還會帶上機器人,一起去看病人、問問題。所以醫生和病人之間的溝通是可以通過機器人來進行的🕟。
張軍💢:現在機器人在中國的一些中產階級的家庭也很受歡迎。當他們出門在外☂️,家裏的老人沒有人照料🚍👩🏿🦱,甚至也沒法和老人交流時,他們會讓機器人陪伴獨自在家的父母。他們可以通過機器人看到父母的生活起居🖖🏻♻。現在中國的一些公司就在投資這種機器人的領域,市場發展得很快。
斯科爾斯😟:人類步入老年社會了,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們需要思考如何照顧好老年人。機器人可以代替孩子照顧老人🌹,而且它們很聽話,能成為好孩子👊🏻。它們可以給老人餵食🌞,照看老人,每天和老人保持接觸,提供醫療服務🚻,並通過終端設備發送信息。
張軍:我聽說您是新技術迷,您能否預測一下十年以後的前沿技術會是怎麽個情況➜?
斯科爾斯: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我認為,就經濟領域而言✍🏿,新技術的發展會使一切變得越來越個性化,越來越靈活。人們想法的改變🛍️,會帶來更多的選擇,個性化也帶來更多的選擇。另外,國際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之快使我相信,接下來的轉變是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到以消費者為中心。消費者將自行決定他們需要什麽樣的產品。一切會變得更靈活,更個性化。決定企業如何經營的將不是商人而是消費者。由商人🖍、消費者和信息高速公路構建的網絡將得到更快的發展⚛️。關鍵是該如何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幫助商人和消費者更好地找到客戶所需要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未來的商業模式。
張軍:您是說未來解決方案的提供商(solution provider)將居於主導地位♻?
張軍𓀇:在我看來,未來的適度化生產將完全不同於只為了滿足相同客戶的大規模生產😋,而且我們的商業人士或企業家需要對客戶🎅🏿、消費者有一種與以前截然不同的看法才行🙋🏻♂️。現在企業真的需要為消費者提供量身定製的產品和服務。
斯科爾斯:沒錯,這才是客戶真正需要的。這將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一切將因此而改變。我認為,一個“交易處理”的世界,一個獨立的、由T型賬戶🏊🏻♂️、債券和借方貸方構成的世界將發展為一個“交易分析”的世界。獨立的快照式的世界將消失🏡,變成鏡頭連續的電影式的世界👉。一組連續鏡頭式的交易該如何進行?它將給經濟學帶來怎樣的變化?它將如何改變企業的生產🦜?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所以,我認為誰擁有信息高速公路🌉,誰能儲存連續交易的信息👨🦱,誰就能占領先機。比如在杭州🫱🏿✋🏼,阿裏巴巴談起他們的模式👳🏿,他們和許多商人有過交易,他們有客戶🥷🏻,有連續交易的信息並有能力使用這些信息。與商人相比,他們能夠更高效地向客戶銷售產品和服務🛗。因此🥹,就勞動分工而言,他們把信息高速公路作為提供的服務🛌🏻,他們就是塊鏈(譯者註🎺:原文為block chain🧑🧑🧒🧒,即交易數據庫),他們是使貿易和交易數據變得有用的人,為商家和客戶創造一種互動的平臺,使他們之間的活動變得更高效。他們解決了買賣雙方缺乏信任的問題和在產品和服務的開發方面如何獲得信息以及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塊鏈真是不可思議的想法,因為它將實現信息流和數據流的民主化,從此可以消除我們曾經的銀行壟斷、信用卡壟斷和其他的壟斷,這是因為他們封閉的基礎設施不為IBM所用,不為微軟所用🙍🏿♂️。但是每當你打開互聯網,立刻就湧現出大量的信息和數據。人們可以利用數據網絡來創新🤾🏽♂️,來創造。以我從事的金融經濟學來說,我能看到這些奇跡般的劇烈變化,想更有效地實現金融的各項功能的想法越來越可能了,那將是令人興奮的變化⬅️➖。
同時→,我也認為🍾,隨著高科技💵、機器人和創新的運用🧔♀️,我們將看到納米科技領域方面的巨大突破。人們可以利用微小的粒子製造龐大的東西🌎,而這將催生不同的工作方式。還可以將龐然大物變成微小的東西🏃🏻♀️🟦。3D立體打印技術就是其中的一個突破。想想3D打印將帶來怎樣的速度方面的變化吧。過去,要製造一個機器原型,人們必須先設計一個模具,再製造部件,再將各個部件裝配起來➝,然後才能給客戶看機器原型。如果客戶想稍稍改變一下原型的話,你就得花很多時間重新設計模具。現在,當3D立體打印機和電腦連接之後,人們可以看到三維的機器原型🤦✋🏻。我不知道是否能呈現時間這個維度,但是人們能看到三維的機器原型⏮。而一旦三維的原型在電腦上出現🩰▫️,人們就能把它打印出來🙅🏼♀️。把機器原型打印出來後,如果和客戶的要求有出入的話,客戶會希望改變一下模型👨🏻🎓。現在只需要重新輸入參數,然後打印出來就行了。一旦打印出來🤦🏻♂️,就能直接投入生產了。這樣🍺,生產的速度加快了👎🏽,而研發的時間、測試的時間和測試的成本都大大地減少了。時間方面減少了,靈活度卻增加了。這正是客戶想要的🏌🏻♀️。我認為,五到十年之後將出現人體三維掃描,人體的每一部分都將被記錄下來。二十五至三十年之後,如果你需要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3D打印機可以精確地打印出你所需要置換的部位。
很多年以前,我還是個年輕人的時候🤌,我母親在加拿大北部的百貨商店工作,在礦井下工作的礦工會到她那裏買靴子🪻。他們當時只供應一個尺碼的靴子。因此🎂🫃🏼,那些腳小的礦工只能將襪子塞進靴子裏才能穿著靴子到礦井下工作。而那些腳大的礦工就沒法工作了,因為沒法穿進這些靴子裏,勉強穿上的話腳會很疼😟。創新者於是設計了大🤗、中、小不同尺寸的靴子,結果在百貨商店賣出了大量的靴子。
我現在穿的鞋子尺碼是四十三點五(譯者註:原話為四十三點六,但估計是口誤)🤼♀️,而我的右腳比左腳稍稍大了點🪝。將來,我的一只腳可以穿四十三點五的鞋子,而另一只可以穿四十三點四七五的鞋子。未來的一切將變得越來越個性化👨🏿🎤🧫。創新、生產🏭💂♀️,所有這些都將發生改變。
就產品的研究和開發而言👨🦼➡️,將來會變成研究和測試、開發和測試🐒,研究和開發不再是常規💢,取而代之的是測試。因為有反饋系統的存在,人們能從中學到許多東西。所以,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歐洲還是日本,未來科技領域方面的創新是否成功,都將取決於我們如何創建高效的反饋系統、如何創建高效的學習能力。就產品開發而言,要縮短測試的時間、要減少成本𓀓,從而增加或提高產品的價值。
張軍:您說得很對,個性化太重要了🗾,它會改變👨🏿🎤、甚至顛覆現有的商業模式。以小見大,那您真的認為3D打印很快會徹底替代現有的工業生產嗎?
斯科爾斯👨🦼:事實上🧑🏼🍼,3D打印目前已經替代了全球生產的百分之二十。這是納米技術領域正在發生著的變化。
張軍👩🌾:真是不可思議👷♂️。您是說在美國嗎◾️?
斯科爾斯🙎🏻♀️:在中國,就在北京郊外,有著全球最大的3D打印機,我是說最大的3D打印設備。
張軍:是嗎🦹🏼♂️?我聽說過這個🏂🏻,但看起來您比我更清楚啊。
斯科爾斯🧑🏽🔬🎱:而且它目前在打印飛機的機翼🧜🏽♂️,可以打印出更輕、更堅固的機翼。人們需要堅固的機翼。
張軍:科技領域發生的變化實在令人驚嘆。技術的發展使得個性化的服務供應商變得越來越重要。
斯科爾斯:是啊。之前提到的醫療方面的種種變化也是如此。比如遠程醫療。人們在思考如何最有效地將科技運用在醫療方面。我們能看到在治療病人方面的許許多多進展都是因為人口的老齡化引起的;還有食品生產的效率問題🌓。目前人們生產食品的效率很低🎅,水資源利用的效率很低🧑🏿🔧。稀缺資源的日益枯竭使人們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能源🤦♂️,於是想到了利用能量轉換傳感器來進行不同能源之間的轉換,比如水和電。目前,美國人正在設想取消國家電網系統🙋🏿♂️。全美國只有一個電網系統,一旦系統崩潰👨🏻🦰,人們就沒電可用了。所以🕺🏿,在過去的幾年中美國出現了許多小型的電網系統👩🏻🚒✸,為不同地域的社區提供能滿足不同需求的、更個性化的服務。這涉及到更多方面的選擇:電力🎄、風力、太陽能、太陽能的儲存♒️、電池組、用來儲存能源的東西,等等。我想,關於我們能在這方面有何作為的信息量是很大的。那麽多復雜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其實是為社會🫖、為新一代創造了新生代的技術。
這裏面要說有什麽值得擔心的🙅,其實那正是一個經濟學的問題🏐。作為經濟學家,我們總是認為🌎,人一旦有了機器🧚,勞動生產率就能提高🧑🏻🦰,勞動者的工資和勞動收入份額也隨之變大🚣🏿♀️,資本收入份額也會變大,從而使社會變得更富有👨🏼🌾。這是由於人和機器互補的結果。這是人們熟悉的經濟學家羅伯特·索洛以及所有其他人在談論生產率時提到的所謂互補性假說🕕。但現在這個世界正在提出的不是互補的問題🧞♂️,而是替代的問題🧗🏿♀️🌟,如果機器替代了人,人還能做什麽?勞動力不再去生產了◾️,資本獲得了一切🤠。這對勞動力意味著什麽呢👮🏽♂️?
斯科爾斯𓀂:是的,勞動的收入份額肯定將大幅度下降。這對勞動力意味著什麽呢🕚?這會帶來一個更舒適的人類世界,我們只要坐著談論有關哲學的問題🖕,而機器人會為我們幹所有的活🔗。因此,人工智能確實是個大事兒🧚🏻。我們現在都在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是,機器能否自己編程?機器一旦能夠編程🪦,機器人通過學習也許會開始為自己編寫程序呢。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能變得和人類一樣富有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
必須改變這個世界的教育體系
斯科爾斯:我思考過與學術有關的編程問題。如果把一套數學題目給一臺機器,它會通過隨機嘗試不同的組合而分辨出哪些解題方式管用和哪些沒用🧑🔧。機器能夠(很快地)對其進行數千次的排列組合。它不需要上過學,就能通過隨機嘗試的方式學會解題。人們可以通過轉動鑰匙來打開車門,人類具有這方面的能力🧛♀️。過去🧔🏽,為機器人編寫這樣的程序很難,但利用現在的隨機技術😗,我們可以為機器人編寫這樣的程序,機器人也能像人類那樣轉動鑰匙、打開車門了。盡管機器人打開車門後可能做傻事,但它能上車了🖐🏻。機器人可以隨機嘗試做數以千計的事情👼🏽,它可以重復做正確的事情,它會進行歸納。我們也會歸納💁🏻,但我們會做出愚蠢的推理,因為我們缺乏對事物進行全面掃描的計算能力🏨。而機器人能夠重復掃描成千上萬個樣本🥦,並從中剔除錯誤的選項。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改變我們這個世界的教育體系。我們來看一下遠程教育的奇跡,思考一下如何創建一個包容的社會,使得其中沒有受過教育的數十億人也能夠加入學習的隊伍。在印度,百分之五十的人口是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而其識字率只有百分之十🤡🪀。
斯科爾斯🌝❄️:是的🪟🫸🏽,中國是百分之八十。在印度這個文盲率如此之高的國家,有八十萬人在小學至高中階段教書,其中只有百分之一是合格的教師🔢。因此🤱,要改善這樣一個社會🤙,創建一個擁有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世界,基本上就只能靠遠程教育了。整個教育體系必須變得更加個性化,而不能像從前那樣“所有人穿同樣尺碼的鞋”👳🏽,也不能只是我講你學而不知道學生是否真的在學。我希望他們真的在學🪱。這一切現在徹底改變了🌬。所謂的學習方式不再是我講你學的模式🌲,而是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在遠程教育👩👩👦👦、模塊化教育理念下,重要的是創建什麽樣的學習模式,而不是授課模式🧑🏿🎓。教師沒必要在一個半小時的課堂內傳授知識👩👧🦵🏻,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在學習的模式下,消費者是誰?是學生。教師是什麽🧙🏼♀️?是生產者。問題是🦬,消費者要的是學習(learn),但他們不需要我們來教(teach),他們自己需要學習。我們要教,但他們要的是學。這是兩碼事🤦🏼♂️。你知道,我們幹的主要就是教書做研究👨🦼。個性化的模式是因人而異的。還是這句話🫵🏽,消費者是學生🤸🏻,學生需要確定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如果我們能給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我們就創建了一種學習的文化⚛️📽。學生擁有改變想法的靈活度和向不同方向成長的靈活度。如果我們能通過遠程教育和技術的結合增加互動的價值、提高人們的學習能力,那麽我們能在全球範圍內看到一個更加包容的社會。
張軍:您是說我們要改變的是學習的模式👼🏻,學生有學習的能力⛹️♀️。您承認智力水平的差異嗎?
斯科爾斯:我相信🖐🏻,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許多人認為人們的智力水平是天生的🐫,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如果你能堅持學習🏆,你的智力就會不斷地提高👱🧖🏽♀️。不斷的學習能讓你變得越來越聰明。
張軍👮🏼♀️:我同意您的說法,在創建適合每一個人的教育模式這一問題上,遠程教育比課堂教育更有前途。由於基礎設施的落後,在印度實施遠程教育恐怕不是那麽容易。
斯科爾斯👱🏽♀️:你說得對。但印度每個人的口袋裏都有一樣東西:一部手機✶。我們需要樹立利用手機進行學習的理念。你知道孩子在非洲是怎麽學習的嗎🧔🏻♂️?在那些沒有教師、一窮二白的城鎮🤣,只要有一臺電腦🌍,那些孩子👩🏻🦲、那些學生就會圍坐在電腦旁🫵🏿,渴望學到一點東西。每個人都有學習的需求⛸。因此✌🏻,問題就是我們如何利用互聯網、手機、移動網絡的理念。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手機🔦。在一些貧窮地區,即使每天的收入只有兩美元🧑🏻💻👩🏿💻,他們也在用手機。我不知道他們怎麽做到這點的🙍,因為每月要支付十美元的手機費👩🏽🎓。真不可思議,但他們確實在使用手機♗。
張軍:我想問您一個問題,美國百分之二十五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口是不是也深受缺乏教育的困擾或面臨類似的問題呢?
張軍🤷🏿♂️:那您是不是認為改變學習模式也有助於解決這些人面臨的問題呢⇢?
斯科爾斯👲🏿:是的👰。在美國的教育體製下,教育壟斷的根源在於美國政府。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那樣,企業和個人喜歡辦事迅速⛹️♂️,喜歡個性化🎑👩🏿🎓,喜歡靈活🫛。而政府卻喜歡拖延辦事,喜歡管製🧑🏽🚀,喜歡刻板。這是政府的三大弊病。因此🧑🏿💻💚,如果政府控製了美國,在年輕人的教育方面不允許競爭製度的存在🤸🏼♂️,不允許人們連接數據網絡和信息網絡的話,那麽,政府就阻礙了人們的學習之路。政府想要創造一個教學模式或教育模式,便施加了太多的管製。而且,由於政府是教育的埋單者,他們會創建一個教育評估體系,而他們並不知道如何評估教育🍡,因此就會以錯誤的方式來評估教育方面的產出。他們不將學生學得如何作為評估的依據,而是根據學生是否能夠通過考試來進行評估🧔🏻。能夠通過考試並不等同於學習。學習意味著在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知識和技能後🦵🏽,同時還能有所創新、增加新的價值🤼♀️,為社會增加價值。
張軍:那是肯定的☝️。不過我聽說🦶,包括英國在內的一些發達國家🤷🏼,他們對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的中國基礎教育模式,特別是在上海,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最近英國方面甚至還引進了上海中學生使用的數學教科書,說這些教科書編寫得真的很好。他們鼓勵英國的學生盡可能和上海的學生一樣多地學習數學知識。據我知道,在美國的中學,政府也一直想推行學生的考試製度,加強對學生的評估。我聽說美國的教師團體和教師工會抵製這種做法,他們說他們不想把考試作為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其實在上海,我們在這方面也一直有討論。考試能說明什麽呢?它能評估誰的表現呢👦🏿?我們同樣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很清楚,在我們這裏,越來越多的共識是,或許應該脫離用考試來評估教學的模式,我們需要新的評估方式🤳🏼,而新的評估方式應該不單純是基於考分😰。
斯科爾斯:對🧘🏽♀️。創新能力🪽、創造能力更重要,而不一定是…… (稍作停頓,欲言又止)但我顯然並不知道問題的答案。但是🧑🏿🏫,我這樣告訴過我的學生,我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模式是,用最好的方法,盡可能從同學和老師那裏“竊取”學問。我告訴他們📣,這是你們終生的學習模式🧑⚕️,通過從他人那裏獲取信息來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
斯科爾斯:是啊✊🏼⛪️。我說的當然是褒義的而不是貶義的“竊取”,是向他人學習。向教科書、你的同學和老師、社會學習⛪️。這是學習的模式。我認為,要做到用最好的方法、從最好的人那裏獲取知識🔤🐸,你本人也必須是最好的🙎♀️。如果你不是最好的🔅,他們會把你趕出去👷🏽♀️。因此,你必須做最好的自己,用最好的學習模式不斷地成長,並思考如何和別人互動,找到最好的學習模式。你和同事合作,是因為他們對你來說是最好的。但許多人卻半途而廢,他們不想追求卓越。當邊際生產力下降時,對嗎?你就想替代🧙🏼♂️。
斯科爾斯🧛🏼♂️:是,這是經濟學的模型。所以,我大致上認為,我們現在沒有充分考慮到線上學習的問題。幾乎所有的一切。我倒覺得它像是個平臺,而不一定是什麽個性化的東西🚴♀️。假如有個機器,我們必須思考如何與它在一起形成一個團隊🩷,把事情做好,應該是這樣的工作方式。
張軍🤸🏼♀️:我知道🆚,您出生於一個猶太人家庭。所以我想教育的倫理問題或許和猶太文化、種族相關🖥。比如🧑🏽🎄,中國的家庭會教育孩子不要偷竊。
斯科爾斯:對,對。在具有學習傳統的家庭中,如果父母有學習的渴望,那麽你也會學習😘。生活就是這樣,這一點很重要。就我而言,我並沒有將時間花在狹隘的學習方面🧡。我母親常常對我說,出去玩吧,從早上九點出去,到晚上六點回家吃飯🧔🏻♀️。自己出去玩耍,自己出去學習,學習什麽都行🫶🏼,要有好奇心。所以,我從小就有自我激發的好奇心。而我這種探究事物的想法、追求個性化生活方式的想法或者好奇心,都來自於我的父母。我認為🏊🏼♂️,就個體而言🔃,我之所以能真正地成長和學習,是因為我擁有學習的自由,我是說,我可以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而不是按照他們的指令學習。我父母最偉大之處在於💆🏿♂️,他們從不會對我說🥖:別擔心失敗,你是個聰明的孩子。那是別的父母會犯的錯誤。他們總是對我說,你能從失敗和各種經歷中學到東西🧛🏿,你該從中學習⬛️。這是我自己的責任👩🏿🔧。所以🤸🏿,失敗也是有趣的經歷。因為生活其實就是從失敗中學習。如果你總是成功的話,說明你從未承擔過足夠的風險。如果你總是成功、從未失敗過😿,那是因為你父母一直在保護你、支持你,這樣你永遠也學不會🐑。你如果從不出去冒險、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的話,你永遠不會有好奇心,你永遠不會對某個領域的事物有很深的了解。
張軍⚠️👩🏻🦽:所以,父母應該容忍孩子的失敗。父母好比國家,國家也應該接受組織和企業的失敗。否則,創新是不可能的事🏊🏻。
斯科爾斯🌾:是這樣。你製定目標之後,必須經過嘗試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如果你的目標不需要嘗試就能實現的話,那它一定不是很遠大的目標🙋♀️👱♀️。你的嘗試失敗後,你可以從失敗中獲得如何實現目標的信息;或者獲得目標無法實現的信息,那也不錯。這就是經濟學📡。如果我們確定目標可以實現👰🏿♂️,那麽別人很可能已經實現這個目標了。
斯科爾斯👨🏽🚒:所以創新和標新立異的東西必然是不確定性的產物。經濟學也一定是關於不確定性的👩🌾📵。不確定性意味著🦹,你做的一些試驗是會失敗的,看你是否能鍥而不舍地追尋你的目標。
從中學生股民到諾獎得主
張軍🔩:我了解過一些您早年的經歷🫰,很有趣🍨。您在讀中學的時候買過股票👨🏽🎤。您當時沒有學過投資學,沒有股票交易的知識🌳。一個中學生竟然可以在證交所花錢買股票👄,這一點讓我感到吃驚👃🏻。您的父母能夠接受這一點🚴🏻?
斯科爾斯:是🍪,他們能接受。我出生在加拿大北部,那裏有許多低價的金礦股,所以常常可以看到投機行為👩🏻🎤。他們會在股市中進行賭博,賭股價的漲跌,看誰會成為贏家。我對此很著迷,總是思考如何定價⌛️、如何確定經濟價值的問題。所以後來我對金融的興趣部分來自於我對他們投資股市的行為的觀察。
張軍🤵🏽♂️:那您在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 主修的是什麽專業?
斯科爾斯:在麥克馬斯特大學我學了數學和經濟學,並主要關註於數學的學習👩🏻🦽。從麥克馬斯特大學畢業後🙋🏼,我不知道該幹什麽🗳,就去了芝加哥大學。去芝加哥是因為我讀過喬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的論文,還有米爾頓·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論文🧊。
斯科爾斯:他們確實是偉大的經濟學家📴。我還讀了一些哈佛經濟學家寫的東西。但我到了芝加哥大學後並不知道要幹些什麽。
斯科爾斯👨🏽⚕️:是1962年。我在那裏做了一個暑期的電腦編程員,和那裏的教授一起工作🧑🤝。或許是因為他們認為我有很好的想法,或許是因為我編程做得很好,他們給我提供了攻讀博士學位的獎學金,於是我成了一名博士生💴。我想他們喜歡做研究。他們研究做得很好☝️👩🏿🏫,所以我想也許我可以從他們那裏“竊取”些什麽。因此,他們做什麽🧚🏿,我也做什麽。
張軍:那時候您的導師是尤金·法瑪(Eugene Fama)嗎?
斯科爾斯🦄:不是👩🏿🦳。我的導師實際上是默頓·米勒(Merton Miller)🔨。我和默頓·米勒一起搞研究,和他一起做了許多事情。米勒才是我的導師。尤金其實跟我是同時代的🩰,他比我早了幾年。所以我和他一起工作🧑🏿🦲,和他交流🦽,我大部分的研究工作是跟他一起做的。我認為尤金是一位廣博的經濟學家🙅🏻,研究做得非常好🛐🧛🏽。
張軍:您是什麽時候意識到,您的期權定價模型能夠給世界帶來巨大的變化🚋、大大簡化我們有關資產定價的思維方式🗣?因為,在此之前📆↕️,關於資產定價的所有理論都是和風險溢價相關的👷🏿♀️👨🏼🦳。
張軍:您似乎認為這並不正確。您是什麽時候意識到自己或許創建了新的或獨到的理論呢?我對此很好奇。是在您讀博士的時候嗎🏄🏼?
斯科爾斯🤱🏽:不是✋🏼。其實是在我去麻省理工意昂2任職的時候🦹🏼。
斯科爾斯💂🏻:是的,我的第一個職位是在麻省理工意昂2的斯隆商意昂2。當時我在指導我的一個學生做碩士論文👩🏿🎓,他有一些場外交易市場的期權數據🫶🏼。就在那個時候我開始真正地思考期權定價的問題。有趣的是,當時我在腦海中思考的是期權交易的時間問題。在這之前,人們對期權的研究都是針對一個時期的截面數據,而我覺得時間更重要🎅🏽。我思考的是期權交易的動態變化,我對它們的變化方式著了迷。因為,時間變化🚡,風險也在變化。所以我開始從經濟學的角度對期權定價進行思考,然後我向費希爾·布萊克(Fischer Black)講了我的研究想法,因為我們在共同研究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一個項目🕸,是關於為該銀行創建指數基金的。
張軍🐦:哦🧜🏿,是那個富國銀行?布萊克當時也是教授嗎🤸🏿♂️?
斯科爾斯:不是◀️。他當時是在一家咨詢公司工作↘️。他離開這家公司之後,我們共同創建了自己的咨詢公司,為富國銀行提供解決方案。
因為我那時候在麻省理工意昂2🎈,他可以到我這。我們一起工作😒。我開始和他談論期權🏄♂️,而他那時候也在研究期權👮🏼♂️,也在思考期權的問題🏄♂️。就這樣🥦,我們共同創建了期權定價模型。關於模型的構建,有一件有趣的事情。該模型構建於1971年,並被運用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證券和期權交易👯🧝🏻♀️。到了1980年代🏄🏻,一切都變成爆發式的,投資銀行紛紛改變了金融產品的生產方式👩🍳,從原來作為代理人之間的中間人、買方和賣方的中間人以及股票和債券之間的中間人變成了委托人。如果客戶對某種結構性金融產品有需求,它們就會生產這種產品。這在金融業引發了一場徹底的革命♌️,金融業從原來的代理人變成了委托人。就像通用汽車一樣,它生產了別克牌汽車,它也要賣掉它,它因此也充當了汽車的經銷商,為不同的汽車品牌TL、別克🐔、本田等充當代理。這是一場新的革命,因為它加快了交易的速度,使其更個性化、更靈活。
張軍🌜:我聽說你們的論文好幾次都被經濟學期刊退稿了🧑🏻💼?
張軍👓:那它為什麽最終會發表在芝加哥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呢?
斯科爾斯🤱🏼:因為我們後來擴展了期權定價的模型🏌🏻♂️,我們這樣做是因為人們覺得它太晦澀難懂了,他們不明白這個模型演繹的究竟是什麽東西🤾🏿♀️。所以🧢,除了模型的構建和證明,我們還解釋了大訂單期權的交易原理。
張軍🎱:那您認為該公式是太復雜還是太簡單了👁🗨?
斯科爾斯🧜🏼:對於看不懂的人來說🧛🏽♂️,當然是太復雜了©️。但它還是不同尋常的🤴🏿,因為這個貼現計算公式提供了期權定價的方法🏞,而不必知道預期收益是多少😴。
張軍𓀚:關於發現這個公式的價值🪺,我知道數學家伊文·司杜爾(Ian Stewart)說過♖💇🏼,你們這個公式是改變世界的十七個最重要的方程式之一。您讀過他的這篇文章嗎?
斯科爾斯:我們能夠得到這麽高的評論當然很榮幸。不過🎂🦅,當時我們只是想解決一個經濟學問題。
張軍:據說在這篇論文發表後🥐,您預測到您應該會得諾貝爾獎🦼?
斯科爾斯:哈哈,這很有趣。他們一直告訴我說❣️,我有望贏得下一屆諾貝爾獎。那不過是預期而已。就像某些人總是聲稱他們應該獲獎,而獲獎人卻聲稱他們不知道會獲獎🧺。但其實他們應該是知道的。所以,顯然,總有人會想獲獎這件事,不過總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和不確定性存在🔷。有時候你也弄不懂他們是怎麽做選擇的👨🏿🎓。尤其是當費希爾·布萊克去世之後。
張軍🫔:布萊克的去世真是很不幸。那是在您獲獎的兩年之前?
斯科爾斯🧑🌾:是的,兩年前。這的確是很丟臉的事,一直說他會得獎,但他活著卻沒有給他授獎。
張軍:而默頓(Robert Merton)教授不久之後也獲了獎❗️。
斯科爾斯:不是👨🏼🍳,默頓教授是在1997年和我同時獲獎的。
張軍💂🏻♂️:哦🧒🏿,是這樣🪽。對不起🪿,我記錯了🧗🏿♀️。為什麽會是他🦸🏽?
斯科爾斯:他也構建了模型。我們已經提供了問題的一個解決方案,他提供的另一個方案其實是已經被證實的東西🕷,但他運用數學中的連續時間概念🤞🏻🪦,大大增強了解釋的部分。而我們最初並沒有引入連續時間的概念👵🏿🩸。不管怎樣𓀌,我還是喜歡用離散時間(discrete time)來解釋,即各(期權交易)時間點的數值(即期權價格)會變得越來越小8️⃣🧑🦯。這與現實更貼近🏋🏿♀️。假定我們有一個動態結構,但這個結構本身是恒定的。我們的解決方案有著更大的靈活性,因為在我們的論證中👟,最初的參數有了變化🤾🏼♀️,波動率變了➡️;利率變了💇🏻;狀態變量也一直在變💇🏽♀️🧒🏿。
張軍:我很久之前在上海見過默頓🐖🧜🏿♀️,他比您年長?
斯科爾斯👷🏼♂️👔:他年長?羅伯特·默頓?不是。他比我小幾歲,我是個年紀很大的老家夥了🧭。
張軍:哈哈哈𓀋,我希望最近能見到他。我看到過一個文章介紹說🧑🏼🏭,他一開始並不太關註您的研究工作。您邀請他出席您的研究報告會,但他卻睡過頭了👈🏽💘,所以他實際上沒有露面。
張軍:我好像是在一篇有關您的期權定價想法初步成形的文章裏讀到了這件事🫲🏽。
斯科爾斯:對。但是,獵人總能找到好的獵物。你知道,實際上薩繆爾森在研究這個問題,默頓也在研究這個問題🦸♂️。同事之間的競爭會促使你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研究中去🧑🏽🌾。在你能夠公布成果之前,你會隱瞞你的領先地位。這樣🏭,你可以繼續研究🏌🏿♂️,直有一天😂,你發現你的研究有了長足的突破之後,你才會公之於眾。在麻省理工意昂2舉行的研討會上🚘,有來自全美國的金融學教授和經濟學教授,我在那裏第一次匯報了我的論文結果。我的證明過程震驚了在場的每個人,他們不相信我竟然能推導出這樣的定價公式🫷🏼。默頓當時睡過了頭🛌。三個星期之後,他來到我的辦公室🧝♂️,對我說:“我聽說你在你的那篇有關期權定價的論文中沒有運用效用函數的理論,那一定是錯的。”我對他說🈴:“好吧🧑🏼🎓✊🏻,我們在黑板上討論吧。”於是,我們這兩個熱愛學術研究的好老師和好學生在那裏爭論了好幾個小時,然後他回家了🙆🏿♀️。那是在星期三。到了星期六,他打電話到我家,對我說,他研究了我的解決方案後覺得那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定價公式,比其他方法更好,因為我的證明過程闡明了它的原理🕕。當時我那感覺真是好極了👩👧。作為同事的教師之間可以互相質疑,這使你能和最好的人合作,有機會向他們學習、和他們一起成長🧜🏻♂️。
張軍:但有意思的是🧕🏽,人們還是把它稱為“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
斯科爾斯⤴️:對。人們之所以稱之為“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是因為它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它的技術方面,即在任何動態環境下的任何期權的定價,那是技術💁🏽♂️。默頓參與了技術部分的擴展和改進👩🏽🔬。另一方面,為了讓他人理解我們的研究工作,就需要做出假設。模型是準確的,因為我們假定利率是常數,波動率也是常數,從而我們得到了這個模型🦸🏼♂️,被稱之為“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這個模型的公式完全是基於假定的參數。另一方面,模型是不準確的📕🙏🏻,因為我們假定了利率是常數𓀊、假定了波動率是常數👩🏻🏭。但是,這兩個假定與現實是否貼近😦,這取決於人們選擇的交易時間。模型只是一個模型🫲🏿,它並不完全正確。正確的是技術,技術提供了正確的解決方案🤸。如果長期範圍內,參數的運用是正確的話👩🦰,沒有人能質疑以此為基礎的技術是有錯的。
張軍:有關金融危機的問題😝,本·伯南克(Ben Bernanke)今天晚上要來這裏。
張軍:他希望我們的話題圍繞金融危機🖖、貨幣政策、金融市場的穩定以及資產價格等🤜🏿。您是如何看待危機的♐️?如何看待和衍生品相關的次貸危機的?
斯科爾斯:你看👱🏿♂️,到處有衍生品♢👨🏿🍼,到處有證券。大致來說,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法則混合在一起的。比如生存法則,你會問,喬治·斯蒂格勒會問🧑🏼💼🔠:能夠生存下來的經濟價值是什麽👩👦👦?我認為𓀝,衍生品給今天的市場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過去🪝。如果沒有掉期,什麽交易都無法做成。如果沒有掉期合約🦈,市場價格的波動會更大。所以我認為🫦,衍生品真的管用。如果說結構化產品也是衍生品,這在商業上是可能的。因為🤸🏼♀️,在商業上,任何來自於其他產品的東西都可以被稱作衍生品𓀗。股票是衍生品🤕,它是相關公司的債務和股權的衍生品;而債務則是相關公司的衍生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要怪罪於衍生品,那麽所有人都有錯。金融業有錯,因為他們關於債務及其演變過程的假設是錯誤的。政府也有錯🧏♀️,因為他們鼓勵次優級抵押貸款的發放。在我看來↔️,貨幣政策也有錯,因為利率定得太低。
張軍:美聯儲的利率太低📯🧕🏼,而且低利率持續的時間太長👨🏻🏭。
斯科爾斯:是啊👨🚀👩🦳。所以大家都認為🚴🏻,一旦危機發生🕍,那不是我的問題,是政府的問題。銀行家說,那不是我的問題;政府說,不是我的問題,不是管製的問題。
斯科爾斯:對🦸🏽♀️,是他們的問題。如果某人獲得政府提供的緊急援助貸款🎿,他們並不承擔信貸風險♎️⚁。我認為🧙🏿,我們必須明白,評估機構犯了嚴重的錯誤。我們來看看2000年發生了什麽🧘🏻♂️。那些銀行開始考慮🕐🧎♀️,我們的業務是什麽?是讓庫存的資金周轉起來🤴🏻,提供新的抵押貸款💁🏽,提供新的信用卡貸款☎️🧘🏻♀️,開啟所有這些新的業務。讓資金周轉起來是需要付錢的,但我們必須動用這些庫存的資金🕛。所以⏫🤍,他們必須動用庫存的資金💹,必須發放抵押貸款,必須發放信用卡貸款,等等♿,必須開展這些業務。所以他們說,這些產品的有效持有人是誰呢🦈?是保險公司👨🏼🎨,是養老基金🤐🤮,他們是有效持有人。還有國際財富基金⚈,或者冠上其他名稱的類似機構投資者♛。於是,他們又說,讓我們想想如何持續開展這些業務,如何讓資金周轉起來。資金庫存是暫時的,讓我們看看是否可以轉移給別人👩🏽⚕️。於是🥤,他們就這樣參與進來了。作為中介服務提供者的評估機構所做的評估使他們能夠向感興趣的保險公司📥、財富基金或其他機構投資者提供結構化金融產品🧆。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利用衍生品來對沖債務,他們利用評估機構跟美國開了個玩笑。評估機構給出的都是AAA的評級,明明是垃圾,也能獲得AAA的評級⛴🧓。他們運用時間序列對信用數據進行了分析🧑🏿🔬,給出了AAA的評級,前提是他們假定相關的結構性產品是獨立的,但實際上是相互關聯的👣。他們在進行這些結構性產品交易時簽訂過合同,即信貸違約互換合同(CDS🧜🏿♀️: credit default swap)。結果便是,當那些結構性產品開始債務違約時,美國國際集團(AIG)垮了✋🏽,銀行垮了,因為他們的庫存定價過高👩🏼🎤,售不出去🚆。當他們意識到他們創造的結構性產品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麽穩健和高效時,恐慌出現了🫱🏿。
這一切為什麽會發生?人們為什麽會用房屋作抵押來購買這些產品↖️?代理機構為什麽會出現問題🧑🏼🦳?為什麽局面無法控製🏌🏼♀️?為什麽沒人監管🦵🏼?這些是我們應該提出的問題。我認為,在這些問題上☂️🌄,每個人在不同的方面都難辭其咎。
張軍:那您認為像這樣的金融市場的巨大波動還會出現嗎?即使美聯儲決定遵守所謂的“前向指導”(forward guidance)原則,他們也不能不保持較低利率啊。
斯科爾斯𓀐:他們現在又遇上麻煩了。我告訴你原因。伯南克說出現倒V型反轉是很容易的🗿,我不相信🚅。他們的貨幣政策有問題🧙🏼♂️。假如我還有時間,我可以花很長時間和你談談貨幣政策問題👎🏼🤵。如果以後再安排一次面談的話,我們就可以談談貨幣政策了🎹🏬。
張軍👩🏼⚖️:好啊🪹,期待下一次面談。順便說一下👮🏽♂️,人們在提及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失敗時,認為這是個特殊案例,可以從中吸取教訓。
張軍🧕:關於該公司的失敗🐤👯♂️,您作為當時的參與者有什麽觀點和我們分享?
斯科爾斯:公司唯一的錯誤是,他們向投資者承諾💃🏻,其產品有百分之四十的投資回報,波動率是百分之二十🙋🏻♀️,交易方式是杠桿式的。這個承諾的前提是🈺,你必須減少杠桿率,減少和其他中介的交易🔹。如果你同時從提供市場和保險業務的中介那裏購買產品🍊,你就有大問題了。公司的合夥人之間曾經爭論過,1997年我就告訴他們,公司不該減少資本🤛🏽,而應該增加資本🅿️。可以增加資本,但不能提供如此高的回報率和如此高的波動率🏀。中間業務最好不能有太高的杠桿率,不能有太大的風險🤹🏿♂️。必須減少風險。如果能減少風險,就能生存下去。因為,他們基本上深信,那些相關結構性產品是(風險)分散型的,而他們其實是(風險)集中型的,存在高度的相互關聯性🌥。我在這場爭論中失敗了,情況就是如此。我其實早在1998年就想不幹了📲,因為我還有個研究項目要完成🧸。
公司失敗的基本原因就是🧒🏼,本該減少風險,卻采取了增加風險的行動。風險是個雙刃劍:風險可以讓你賺很多錢,風險也可以使你遭受重大損失。因此,對於企業、尤其是對從事杠桿式交易的金融業而言,選擇合適的風險程度是明智的🧑🏽🦳。這是從事杠桿式交易的金融業和其他任何行業應該吸取的教訓⛰。但沒人真的吸取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教訓,因為之後在別的方面依然犯了同樣的錯誤。
斯科爾斯⬛️:我現在研究的是動態風險管理🦇,風險的動態變化及其測量、風險的變化軌跡🙅🏻、如何利用這些信息進行投資組合的管理。關於這些有許多信息🛴。我認為🕞💗,在期貨市場👰🏿,在保險市場,都有許多相關信息🙇。當今的經濟學家會花很多時間來預測經濟的基本面和流量變化,卻不研究市場價格,其實市場價格可以傳達大量的信息。我們可以從市場價格中獲取信息🛌🏽,尤其是在提供“尾部風險”(譯者註:原文為tail risk,即不太可能發生、但一旦發生就破壞性巨大的風險)信息的市場上了解風險分布的變化軌跡。我利用這些信息,把它們納入建模中思考成本問題。這是我的另一篇論文討論的問題👐🏼,那篇論文研究財富價值投資和約束的成本。我們如何可以找到約束?這些約束有成本或影子成本嗎?從失去的回報(lost return)或者隱含的回報(implicit return)來說,我們應該怎麽辦🦖🤨?投資者怎麽樣去降低這種成本?應該采取什麽做法來降低這種成本?這麽做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市場價格?總之,在這樣一個我們認為一切都是外生的交易世界裏🙀,這些約束對投資活動有什麽樣的影響🚶➡️?對價格和回報有什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