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家觀點 / 正文

【專家觀點】袁誌剛🤲🏼:利率下調,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了嗎🙉🎾?

  發布日期⛳️:2015-12-09  瀏覽次數:

作者:袁誌剛 張冰瑩

中國人民銀行於2015年11月20日下調分支行常備借貸便利利率(SLF),對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隔夜✋🏼、7天的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分別調整為2.75%、3.25%。常備借貸便利是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時的應急措施✮,其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SLF主要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一些高信用評級的債券和一些優質信貸資產。央行曾明確提出🤹🏻‍♂️,探索SLF利率作為貨幣市場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剛開始推出時🍻,隔夜SLF利率和7天SLF利率分別為5%和7%,只有當市場拆借利率超過這一水平時👼🏿,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才能提出申請,由央行對申請人進行審核👩‍👩‍👦。之後,隔夜SLF利率和7天SLF利率逐步下降至4.5%👨🏽‍🎤、5.5%。2015年4月至10月🧑🏿‍🍳,央行已經連續7個月沒有開展SLF操作💳,本次下調SLF利率,意在壓低融資成本👼🏽。

那麽💈,下調利率真的會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嗎?行政上的人為調低利率🎼🥳,就能夠使得企業自動獲得低成本的資金嗎?要回答上述兩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利率背後隱含的信息。利率,作為資金的市場價格,在均衡時包含兩方面信息:一是無市場摩擦下的資金價格,二是市場摩擦程度對資金價格的調整。較高利率水平的背後♑️,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市場的低效率,抬高了資金價格。市場上的非誠信行為🤞🏼、合同履行不到位、法律監督約束能力低和其他製度性因素,增加了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控製成本、信息成本和監督成本,進而導致了金融市場的效率損失。金融市場的低效以及較高水平的金融摩擦,形成了目前較高的利率水平,也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從利率形成和資本價格調整的過程來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一個有效方法是提高金融市場的效率,減少市場摩擦🧧,降低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控製成本、信息成本和監督成本。市場摩擦程度的降低,在資金價格調整機製下會自動形成較低的市場利率👃🏿。行政上人為調低利率,名義上看是為了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為實體經濟輸送低成本的資金。其本意是好的,但難免有因果倒置之嫌,且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還有待驗證。從理論上說,在市場摩擦程度未能得到有效緩解的情況下,低效率的金融市場無法將下調的名義利率直接傳導到企業👨‍🎨。實際上企業仍然面臨著低效率的金融市場和較高的融資成本。

從數據上看🌆,此次央行對於利率上限的調整幅度較大,但調整前貨幣市場的隔夜SLF和7天SLF利率分別在1.8%和2.3%附近,明顯低於2.75%、3.25%。因此👨🏼‍🏫,此次下調的實際影響可能有限🤷🏻‍♀️👩‍🦽,更多是對名義利率市場預期的影響🌊。SLF作為利率走廊的上限,意味著未來貨幣市場利率不會超過這一上限。而就企業所面臨的實際情況來看👦🏼,一方面🗿,低效率的金融市場和市場摩擦造成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央行運用行政手段人為調低利率🏄🏼‍♀️,試圖靠政府的力量壓低融資成本。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對於資金價格調整機製的扭曲、對於利率形成機製的扭曲👷🏿‍♂️、對於企業融資成本的扭曲程度都有待後續進一步的研究🍡。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