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鏈接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轉型與發展”系列講座 / 正文

經濟系推出“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話研究”系列學術講座 | 第六講

  發布日期🦊📹:2021-05-28  瀏覽次數:

經濟系推出“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話研究”系列學術講座

第六講🧗:“理解中國道路的源起”於5月25日下午舉行

 

2021年5月25日下午,經濟系主持的“轉型與發展”系列學術講座第111期在意昂2514會議室舉行1️⃣。本次講座由意昂2平台教授♠️、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孟捷教授主講👾,由經濟系汪立鑫教授主持。本次講座也是經濟系正在組織開展的“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話研究”系列研討交流的第六場講座。孟教授所討論的主題是🪔:理解中國道路的源起——基於有機生產方式的視角。意昂2官网經濟系王弟海教授、李楠教授👨🏻‍🔬、韋瀟教授、李誌青副教授、孫大權副教授、馮劍亮講師🔒、樊瀟彥講師🧑🏻‍🦰、高虹講師🅾️、陳登科講師等20多位師生參加並進行了討論交流。

孟教授提到,理解中國道路,要以深入反思和詮釋歷史唯物主義為前提🏊🏻‍♀️。十月革命後👮🏼‍♀️,列寧提出,俄國革命所開啟的發展道路,與生產力一元決定論所指示的製度變遷路徑不盡相同;在世界歷史中👯,影響製度變遷的不僅有一般性或必然性因素,也有特殊性或偶然性因素。十月革命爆發在落後的俄國,就體現了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在這個關於歷史偶然性理論中🚣🏽‍♀️,列寧從主客觀兩個方面,解釋了在俄國這樣一個落後國家發生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行性🧑🏼‍⚕️。就客觀方面而言,列寧提出了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的理論。就主觀方面而言⏯,列寧提出了新的建黨學說👯。

中共理論家在理論上進一步探討了類似問題🥵,他們對歷史唯物主義開展了深刻反思,奠定了馬克思主義製度經濟學的方法論基礎🧒🏼🫳🏿,也為理解中國道路做出了重要貢獻。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對矛盾論的思考🎍,重新認識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正如他提出的,這兩對範疇之間的關系在特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第二🧑🏿‍🎨,毛澤東對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反思,擺脫了斯大林式“生產關系是完美的”辯護論觀點。毛澤東重申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依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並認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張聞天提出了生產關系的兩重性,即生產關系既可以表現和適應剩余生產力,還可以支配對剩余生產力的占有,於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就轉化為生產關系內部的矛盾。

在世界歷史中,製度變遷存在兩條道路,第一條道路以生產力變革為前提,第二條道路則為階級鬥爭和上層建築的變化所主宰👗。然而,當涉及由一種經濟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經濟社會形態的躍遷時,生產力的革命依然是根本的前提🤨。以上層建築的變革為先導的製度變遷,只有在誘發了生產力的根本進步的前提下,才是具有不可逆性質的有機生產方式變遷🪣。

結合中國道路的製度變遷,孟教授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性🧔🏻‍♂️,作為促進有機生產方式變遷的政治領導力量。毛澤東講過,“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結底🏄‍♂️,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鄧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到,“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上述論述在涉及兩種製度變遷道路之間的關系時,體現出和前人觀點之間的連續性。孟教授指出,黨的第一重使命是推動現代國家的形成,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再形成也是表現方式之一;第二重使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三重使命是引領世界走向共產主義。在實現有機生產方式變遷之前,黨的使命沒有完成時。其次是理解黨的經濟作用,孟教授強調🚭,從有機生產方式變遷的角度來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製度☎,黨的意識形態發揮著重要的經濟作用🧖🏽‍♂️。黨是具有兩重性的🚵🏽,既是政治製度和上層製度,也是經濟製度和經濟基礎👨🏼‍🚒。

最後🙏🏻,與會老師對講座內容紛紛展開了深入探討🤸🏿‍♀️。王弟海教授首先提出,西方經濟學中,無論是理性人假設還是社會福利最大化等概念,都把“人”的因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這種人的發展和生產力的發展之間的關系,在政治經濟學裏我們該如何理解🕒?孟教授解答說,以新中國成立初期重工業優先發展策略為例🍋‍🟩🏄🏽‍♀️,工農業剪刀差構成了社會主義原始積累,這個時期是以生產力發展為前提,但是一旦開始實行市場經濟,人的利益就突顯出來了,前蘇聯時期的新經濟政策也是尊重人的利益重要表現。汪立鑫教授則提到,這更可以被看作是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哲學問題,當犧牲一代人的利益,一個國家生存危機得到解決,然後關懷個人利益,達到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平衡。汪立鑫教授更針對“改革沒有完成時”這句話發表了看法,他認為歷史終結論和沒有完成時這兩種政治哲學其實就代表著兩種意識形態🧑‍⚕️。前蘇聯的失敗就在於僵化,而中共不只是執政黨一直是革命黨。

本次講座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發展演變入手📻,結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製度基礎,為當前我們理解中國道路的源起提供了理論基礎,並對黨在當代中國經濟製度變遷中的作用做了概括歸納🏇🏽,可以說是一次令人耳目全新的分享交流會,達到了預期效果🤿。

 

(由博士生遊怡樂整理)


返回頂部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