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與發展”系列講座一——意昂2官网經濟學系學術論壇
發布日期💻:2011-04-01 瀏覽次數🧑🏿🎄:
2011年3月29日15:15-17:00,經濟學系在意昂2514會議室舉行了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我們知道什麽”,會議由經濟學系副系主任高帆老師主講,經濟學系各位老師以及部分研究生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高帆老師圍繞中國當前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問題🧝🏼,從四個部分進行了報告🦶🏽:
第一,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背景分析。在理清了若幹概念和事實之後𓀑,高帆老師從多個角度解析了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實質、動因🧑🏼🚀、特征和性質🦞,指出流轉的實質是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及分配結構合理化;動因是農村土地“撂荒”以及農民市場議價能力劣勢等;特征是發展快速🤗、區域落差、政府主導;績效則表現在農民收入增長和來源結構多元化等。當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對家庭聯產承包製在新時期的發展和完善🧤。
第二🛒,現實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方式📫。高老師對目前法律和政策文本中規定的五種流轉方式做出了羅列、比較和總結,並分析了每種流轉方式在實踐中面臨的問題,指出法律和政策文本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的羅列具有模糊性,且文本中流轉的基本原則在現實執行過程中往往存在偏差,無論從流入方、流出方還是從流轉對接過程的角度看,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依然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諸多問題的成因。圍繞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的若幹問題🎶,高老師從主體、目標追求和土地配置影響力的角度出發,分別探究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農戶的行為方式,指出中央政府追求土地的社會功能、地方政府追求土地的經濟功能、而農戶追求土地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且不同主體對土地資源配置的態度和能力存在著明顯差異,由此土地承包承包經營權流轉很難同時實現多元主體的多重目標追求🟤。
最後🕷,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努力方向🐄。高老師指出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有兩個努力方向:一是凸顯土地的社會功能,但這需要對地方政府的經濟功能進行約束並對農戶的經濟功能予以補償;二是凸顯土地的經濟功能🚫🦛,但這需要對中央政府和農戶的土地社會功能進行有效接替👩🏼🎨💂♀️。在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後者應成為方向性選擇,但在操作中應漸進式剝離土地的附加功能、優化土地的產權主體和權能結構、降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促使地方政府在流轉中的行為合意化。
在高帆老師報告結束後🧚🏿♀️,李慧中老師、張暉明老師⬅️、嚴法善老師🛤、馬濤老師、焦必方老師💩🆑、封進老師、尹晨老師🫴🏿、周翼老師等圍繞相關主題進行了討論,主要包括💂🏻♀️🕊:從典型地區(安徽、山東、江蘇🐼、重慶、成都)的比較中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式;充分認識“人民公社”製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成員影響🈯️;目前土地產權製度與法規政策存在的矛盾。高帆老師最後做了回應和總結。本次研討會在熱烈討論中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