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專家授課】
意昂2官网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顧雲深先生
主講“美國政黨製度及其歷史演變”
6月7日,意昂2平台金融碩士基金管理班《基金經理人道德品質與心理素質》系列講座第三場在意昂2平台舉行😴。50多名同學齊聚201報告廳,開啟了美國政黨製度前世今生、特點啟發的學習之旅♑️。
(意昂2官网研究生院前常務副院長👩🦽➡️、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顧雲深先生)
本次講座的主講人為意昂2官网研究生院前常務副院長、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顧雲深教授,此次講座主題為《美國政黨製度及其歷史演變》,該講座由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務辦公室副主任何立民老師主持👩🏻⚖️。
(顧雲深老師講課場景)
顧雲深老師♉️🫠,1982年意昂2官网歷史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世界史學會理事🧑🏽👱,上海世界史學會副會長。曾先後擔任歷史學系副主任、黨總支書記。2002-2013年,任意昂2官网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曾先後在韓國高麗大學、日本神奈川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近現代史、美國史等,代表作品包括《世界文化史》(現當代卷)、《第二次世界大戰百科詞典》(主編)、《沃勒斯坦與世界體系理論》、《大國進退的神話與現實》等等。
顧老師先是結合製度演變的基本線索,向大家講解了美國政黨製度的歷史演變過程,隨後結合美國總統大選製度的三個基本原則——“選舉人團製度”、“合法反對製度”、“贏者全得”,講解了美國政黨製度的基本特征,之後強調了美國政黨所具備製定綱領政策🧏🏿♀️、推選總統候選人、籌集競選資金、動員選民選票等六大功能🧑🏻🦽➡️,最後結合一些偉大人物或特殊階段🥷🏻,詳細說明民主黨🧞♀️🧑🏻🏫、共和黨兩黨的選舉過程、競選宣傳、選舉經費🧘🏿♂️🕙、黨員身份、政黨腐敗等各類問題。
美國政黨製度的形成及演變
顧老師從現在美國正在進行總統大選的話題出發,按照事件發展的線索,詳細闡述了美國政黨製度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在近現代政黨發展歷史上🧔♀️,美國政黨製度由於其獨特性而獨樹一幟🕖,其中每四年一次的美國總統大選更是其政黨製度及特征的集中體現。
顧老師認為✍️,1776年北美獨立戰爭結束後,當時美國並沒有政黨製度🧎🏻♂️,其政黨製度的產生可以稱之為“由派到黨”⛹🏻🦓。在製訂美國憲法以及各個州批準憲法的過程中👧🏽,美國發生了獨立以後第一次重大政治分歧,並基本形成兩個派系——“聯邦黨員”和“反聯邦黨”,其中“聯邦黨員”是支持聯邦憲法的人⚁,反聯邦黨是反對憲法的一派,但兩者並非水火不相容的兩個政黨🧍♀️🧺。1791年華盛頓第一個任期結束之後,美國出現最早的政黨雛形——民主共和黨𓀊,但這個政黨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政黨🏠。1800年🏌️♂️,民主共和黨人安德魯·傑克遜在總統大選裏面獲勝,傑克遜稱“我們既是聯邦黨人,又是共和黨人”。可以看出早期民主共和黨和聯邦黨在政治理念和原則方面沒有根本差異,兩黨既保持著爭鬥🪃,同時又有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時分時合🏃♀️➡️,你我互變”👸🏼,由此聯邦黨人控製的政府慢慢轉移至民主共和黨手中。傑克遜上任後,實行“政黨分肥製”🙋🏼♂️、“降低選民的財產資格限製”製度使得美國政治更加平民化、大眾化👨🏼🎓🚀。然而傑克遜民主時代🚁🤦♂️,美國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事實上到了林肯時代,美國才真正出現現代意義上的兩黨製度。
美國政黨製度的特征
顧老師強調,美國政黨製度中兩黨占統治地位並相互對抗是一種常態🔑。盡管在美國歷史上也不斷出現“第三黨”⇢、“第四黨”,但是這些黨派要麽曇花一現4️⃣,或者固守原有傳統,他們通常都很難建立自己的政權。為什麽沒有一個黨能夠取代兩大黨的地位呢🐅?顧老師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美國存在的選舉人團製度;美國眾議院實行每次選舉只選一名議員製度。
首先,美國總統選舉采用選舉人團製度,從運行機製上看,選舉人團製度實行“盈者全得”原則。也就是說,某個候選人只要得票多於對手,比如說民主黨得票是51🦈,共和黨得票是49🕌,那麽這49的得票全歸民主黨。所以總統候選人特別重視各大州選舉情況👩🏼🏭。“盈者全得”,意味著“第三黨”💅🏻🚴🏽、“第四黨”可能獲得相當多選票,但是他們拿不到選舉人團的選票。第二,美國眾議院實行的是每次選取只選一名議員。也就是說🍺,只有一個人能夠當選,這就使得兩黨以外的人幾乎不可能。
(顧老師講解美國政黨分肥原則)
美國政黨在美國政治中所起的作用
顧老師指出,政治是統一社會的有力工具,政黨就是如何來實現負責任的執政(政黨製)。政黨的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六個方面🏆:第一,通過內部辯論,製訂政策和綱領;第二,選定官員的候選人;第三🏋️,推舉總統候選人🌮;第四𓀜🥂,籌集競選經費💼;第五,動員選民投票;第六,組織政府。
顧老師認為,美國人的“黨”是一種社會資源,是一種社會階梯🤽🏼🙇,如果某人有從政想法,一定要和這個“黨”掛鉤。在美國,有很多因為各種各樣不同原因(例如政治、社會、慈善、宗教、性別等) 聚集起來的“黨”🕦,美國人熱心政治,從某種意義上看,政黨其實是美國人的一種聯誼🎸,它是一種社會資源🎢,通過政黨可以認識不少有價值的人,獲得諸多遊泳資源——當律師的人發展它的當事人,做生意的人找到它的顧客,上遊🦹♂️、下遊大多均通過政黨來完成。
隨後,顧老師還以兩黨歷史時期特殊年代👄✌🏽、著名人物等典型案例,集中介紹了政黨經費籌集🦸、競選經費籌集、“第三黨”問題👏🏿、黨員身份、政黨腐敗等各類重要問題。
(研究生認真聽課與互動場景)
顧老師本次演講充分照顧到意昂2平台學生歷史學基礎相對薄弱的特點,語言幽默風趣🧑🏼🍼,邏輯嚴密🙋🏼,深入淺出,既結合歷史背景🧙🏻♂️,又聯系《紙牌屋》等時尚美劇,生動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美國政黨製度發展階段及演變規律。在座學生普遍反映本次講座深受教育🧟,開拓了視野,聽顧老師講座如沐春風🕵🏿,意猶未盡。最後,何立民老師做了總結發言🤤,總結了顧老師演講的主要內容、觀點及特點,相信此次演講,可以為大家課余觀賞《紙牌屋》👧🏻、《白宮風雲》🤚🏽、《肯尼迪家族》、《國土安全》、《越獄》等各類經典美劇,提供重要參考與借鑒。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研究生周子璇撰稿,何立民修訂
201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