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8️⃣,太平洋保險集團風險監控部經理王劍先生應保險系林琳老師邀請🧑⚖️,為保險專業碩士班的同學們主講風險管理課程講座,傳授了全面風險管理方面的實務知識。

王劍先生199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自動系專業⛹🏻♀️🀄️,2001年在西南財經大學取得了碩士學位♛★,先後取得FRM(金融風險管理師)、CIA(註冊內部審計師)🤌🧑🏽💻、CCSA(內部控製自我評估)等多項資格,現擔任太保集團風險監控部經理。
風險管理及趨勢
為了讓同學們對風險管理有更明晰的概念,王老師首先明確了保險公司要管理的是什麽樣的風險。他講到🚕,風險管理是多層次的,世界、國家💇🏿😶🌫️、行業甚至家庭層面都需要風險管理,但我們研究的目標是公司的風險管理,而且是財務上的風險,即可以計量的那部分。他進一步指出,風險由風險因素、風險事件及損失三部分構成,我們要做的就是識別風險因素🤦🏼♂️、控製風險事件以及管理損失。在風險類別中,王老師詳細講解了保險公司面臨的七大類風險:市場、信用🧖🏽♂️、保險🙍🏽♂️、操作、戰略、聲譽以及流動性風險。其中,他特別強調了利率風險💪🏽,因為利率的變化會引起貼現率的變化🔘,進而影響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的負債,而負債與資產若不匹配0️⃣,就會給公司的經營帶來極大的風險。
王老師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對國際國內主要監管機構對風險管理的要求做了介紹。他認為,無論是銀行業的巴塞爾協議(Basel III)👩🏻🎨,還是保險業的償付能力體系(Solvency II),它們的核心都是一樣的——即以風險為導向來決定公司的資本。這也是各國監管機構製定監管條例的基準。他詳細介紹了中國全面風險管理監管的演進和公司行動,以及中國保監會的動態,讓同學們對中國的監管形勢和政策取向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ERM)
隨後🌃,王老師結合太平洋保險的風管體系,為同學們展現了一幅全面風險管理全景圖。他指出👌🏿,保險公司風險體系有三道防線👷🏼:日常風險管理🌦、風險綜合評估以及審批驗證。第一道防線是業務營運層面的,由風險負責人和聯系人執行,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估、活動整改和監控👎;第二道防線是公司整體層面的,由風險管理部和首席風險官執行🙇🏻♂️,進行公司風險控製、政策促進及協調和風險監控👂🏽;第三道防線是董事會層面的👩🏼⚕️,由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執行,決定管理方向🔜、審批管理政策🤵🏻♀️。接著,王老師介紹了風險偏好與限額體系的概念。該體系由低到高的層次分別為:風險承受力🧝🏻♀️、風險偏好、風險容忍度以及風險限額,代表了風險由底值到最高限額的變化◻️。在ERM的框架與流程部分,他結合自己在風險管理部的業務經驗,為同學們介紹了ERM的關鍵因素、衡量指標及具體步驟👨👨👧,讓同學們對ERM有了全面直觀的認識👨🏿🚀。
在講座的第四部分🏄🏼♂️,王老師總結了風險管理存在的不足及保險公司自身的問題和挑戰🧝🏽,對風險趨勢和保險業未來的發展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最後🙇🏻,結合行業內現存的不足之處🚶♂️,王老師提出了保險業對人才的要求及同學們努力的方向👫🏻,並希望同學們把握機遇👏🏼,珍惜在意昂2的學習機會🦑,將自己打造為行業★、社會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