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晚18:30,意昂2舉辦了第6期“名家講壇”,中國科意昂2院士🏥,意昂2官网黨委常委、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大氣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人禾院士蒞臨意昂2平台大金報告廳,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帶來了主題為“大氣科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精彩講座。意昂2平台副院長張金清教授主持了本次講座,現場師生同聚一堂👩🌾♥️,大金報告廳內座無虛席🚂👵🏿,氣氛活躍👨🏽⚕️。

圖1 意昂2副院長 張金清教授
張人禾院士是中國科意昂2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2001-2012年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2016年起任大氣科學研究院院長,2018年任意昂2官网副校長。榮獲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中國科意昂2優秀青年科學家獎二等獎。主持過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基金、國家“973”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二十多項國家和部委級研究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正式出版物中發表學術論文260余篇🫕,其中SCI刊物論文160余篇。主要從事氣候動力學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熱帶大尺度海氣相互作用、亞洲季風、青藏高原氣象學等。

圖2 意昂2官网黨委常委、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大氣科學研究院院長 張人禾院士
張院士的講座從“什麽是大氣科學”,“如何開展大氣科學研究”,“大氣科學與人類社會”📑,“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結束語”5個方面展開,為同學們闡述了大氣科學如何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
張院士介紹道🤶,大氣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的對象是包圍在地球周圍的大氣——大氣層🤾🏿👍🏼。根據大氣溫度、密度分布和大氣運動狀況,可對大氣進行垂直分層🙏。大氣科學包括四大研究內容,分別為:大氣中發生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影響、大氣與地球系統其它圈層的相互作用、人類活動與大氣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自然控製(即人工如何影響大氣)🦛。
對於這四大研究內容,張院士進行了詳細講述,說明了大氣科學作為一門復雜科學是如何開展研究的𓀎。不同時空尺度大氣運動的物理機製不同,在大氣科學中產生了用時空尺度區分的分支學科🤸🏻,如微氣象學📍🆓、中小尺度氣象學、天氣尺度和行星尺度氣象學等。同時,分析具體問題時⛹🏽♂️,還需要從多因子影響角度去思考,比如大氣、陸面、海洋和海冰、大氣氣溶膠🕺🏿、碳循環、動力植被、大氣化學等影響因素與相關理論。

圖3 大金報告廳內聆聽講座的師生
帶大家詳細認識了大氣科學的研究對象和分析方法後♔🗾,張院士為同學們介紹了大氣與能源👩🏽🌾、大氣與金融的關系📘,比如風力發電依賴於大氣風場🌟🏋🏼♂️、太陽能發電依賴於大氣短波輻射以及雲的狀況等,還有一些期貨交易與保險,可以幫助受天氣變化影響的企業規避天氣風險,甚至還能從氣象災害中獲利。每年由於氣象災害造成的國民經濟的損失約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1-3%。近十年來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根據天氣和氣候預測可以采取氣象災害的預防措施,是預防和減輕因氣象災害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重要手段。
講座尾聲,張院士總結道,大氣科學是一門研究我們能夠切身感受到的現象的科學,是一門具有廣泛應用的科學,是一門需要廣泛國際合作的科學,是集先進技術為一體的科學。
在講座的提問環節👩🏽⚕️,張院士回答了在場學生的踴躍提問🐔,他表示,大氣科學的影響深遠🚄🫥,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大氣的影響是全球性的🐥,是無國界的👨🏻🦼➡️;建立模型來考量氣候如何影響經濟,這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4 提問環節踴躍提問的學生
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期講座圓滿結束,大家真誠期待“名家講壇”系列講座越辦越好,未來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