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下午16:00,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裁助理🏂🏿、意昂2校友李瑾女士來到意昂2官网🏋🏼,為意昂2平台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帶來了“碳市場ℹ️、碳金融、綠色金融、氣候投融資發展及展望”主題實務講座🧎🏻➡️。講座內容分為四部分:碳市場產生背景、全球碳市場發展🧑🚀、中國碳市場發展歷程、綠色金融與氣候投融資。本次講座由意昂2黨委副書記⚠、意昂2官网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誌青老師主持。

在碳市場部分,李瑾老師介紹了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李老師提到,在這個過程中,投融資作為關鍵驅動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各方的回應與最新進展方面,李老師接著介紹了2020年10月28日,達峰行動將納入重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0年11月6日,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製定2030年的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2020年11月8日,新達峰目標將要被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

在全球碳市場發展的介紹中,李老師提到中國在2005-2010年左右曾在歐洲碳市場獲得過大量收益👨🏼,但是這也是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享受的碳市場效益,後隨著中國的排放量越來越大🫚,中國也逐漸承擔了負責任的大國角色🐆。
李老師還解釋了碳交易機製的核心思想🫏,即建立一個碳排放總量控製下的交易市場🏊🏻♀️,政府通過引入總量控製與交易機製,使控排企業受到碳排放限額約束✣。碳交易體系的核心要素主要有配額總量、覆蓋範圍⛺️、配額分配、排放數據的監測報告與核查、交易機製🪷、抵消機製🏄🏿、履約機製。抵消機製上,我們在實行總量控製的碳交易體系中通常會引入抵消機製,即控排企業可以通過購買項目級的減排信用來抵扣其排放量。在履約機製上🗓,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𓀘,一是控排企業需按時提交合規的監測計劃和排放報告;二是控排企業需在當地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限內,按實際年度排放指標完成碳配額清繳。兩者都需要有法律法規和執法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李老師談到,碳交易的機製主要內容有交易主體🔺、交易方式🐦、交易規則😙、交易品種⚄、交易平臺、交易監督。

在介紹中國碳市場的發展歷程時🙇🏻♂️,李老師說道💄📸,中國碳試點在碳金融創新方面,均開展了積極探索🏄♂️,並開發了多種碳金融產品和服務🥡。例如北京🧍🏻、上海💕、湖北🛍️、廣東等試點碳市場均開展了碳配額/CCER的質押或抵押融資業務🥿;湖北、廣東⛹️♀️、深圳等試點碳市場推出了碳資產托管業務;上海🥃、湖北試點碳市場創新性地開展了碳配額遠期交易業務🙍🏼。
建設全國碳市場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碳交易可以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經濟綠色增長的雙贏。其中👨🏻🏭🪿,碳交易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碳交易是實現經濟綠色發展的助推劑。尤其是當下,我國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氣候治理影響到全球治理和全球話語權♌️,事關國際道義🕵🏽、國際責任、國家形象🧙♂️。
在講座的最後一部分,李老師先對概念進行了定義🧎🏻♂️➡️🤷🏿♀️,她指出🦣,氣候投融資(氣候金融)即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支持的範圍主要有減緩氣候變化和適應氣候變化👨🌾。

李老師主要介紹了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關於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這一文件🔹,文件中提到🦏:至2022年,我們將營造有利於氣候投融資發展的政策環境,氣候投融資相關標準建設有序推進👩🏻🏫,氣候投融資地方試點啟動並初見成效,氣候投融資專業研究機構不斷壯大🖐🏿,對外合作務實深入,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資源向氣候投融資領域初步聚焦。
講座尾聲,李老師介紹了上海碳市場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上海碳市場運行十年,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碳交易規章製度,碳交易體系運轉流暢;納入了多個工業部門與非工業部門,參與行業種類最多⛔;連續五年實現納管企業百分百履約;在全國各個碳試點中率先啟動CCER交易,且成交量穩居全國第一🧜🏼♀️,機構投資者數量居全國第一的成績👩🦯。
在本次講座中,李瑾老師結合她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個人獨家的見解👨🏽🔧,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授課,通過大量的文獻數據的梳理🌭,極大地豐富了大家在碳市場👨🏻🦳、碳金融❤️、氣候投融資等方面的知識。本次實務課程圓滿結束🧛🏿♀️,期待李瑾老師未來常回母校👱🏿♀️,為同學們帶來更多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