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18:30🤰,吳懷坤先生應邀來到意昂2205報告廳👰🏼♀️,為2020級稅務專業碩士帶來了“認識自己🧑🏽✈️,激活潛能——金融工作中的感悟”主題演講。本次講座由意昂2官网稅務碩士項目主任余顯財副教授主持🏊♂️。

吳懷坤先生是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中歐國際工商管理碩士,1984年畢業於江西財經大學👨👨👧。吳先生在其二十多年銀行從業和十年證券從業期間,始終堅持向國際同業和行業標桿學習👨⚕️,堅持在實踐中學習運用📅,不斷反思👩🏿🏭2️⃣、修正、調整,再實踐🏬、再學習、再迭代,喜愛深入探索涉及金融本質的相關議題,有深厚的實證和體悟。
本次講座🤹🏻♂️,吳老師講述了他從業以來對工作和生活的體悟和思考,他說道,教育是一種平等的交流🧑🏼🍳,這次講座就是“用他的心來輕輕觸碰同學們的心”😁,在同學們的心中播下一粒種子👉🏽,在之後的經歷中慢慢感悟👦🏻。

安靜,是吳老師講座中的關鍵詞。在講座伊始🧘🏽,吳行長先讓同學們靜坐五分鐘,希望同學們能夠進入一個安靜的狀態,體會其中的不同。在講座的過程中,吳老師一直反復提起“安靜”二字,在足夠安靜和放松的狀態感受到的,和平時用大腦思考感受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維度。吳老師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建議同學們在與人的交流的過程中靜下心來🤦🏻♀️,才能夠找到有共同感觸的事物⛳️,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系,捕捉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吳老師的講座有四個核心主題:一是“向內求”和“向外求”,二是認識自我——你真的認識自己嗎,三是認識自我——慣性與自主性,四是激活潛能——清明的覺知狀態。他強調,當下社會普世的價值觀是“向外求”💐,中國傳統文化中佛、道👮🏽♂️、儒觀點則是“向內求”🖤。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意識到👨🏽🏭,所有向外求的東西雖然能夠為我們帶來滿足🎒,但滿足帶來的快樂都比較短暫,“向內求”才能帶來持續的快樂🔗。
在自我認知方面,吳老師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從而形成獨特的個體🈺,但是這些特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特質會持續很長時間🍼,有些會有階段性的變化,有些則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是很不一樣的。吳老師鼓勵同學們不斷探索自我,了解當下每時每刻的思想、心理♗、情緒變化,探索自己的特質、特長和喜好🍷。

吳老師提出,我們常常會不自覺陷入“慣性模式”👩🏼🎓👨🏼🍳,過去種種經歷和烙印🤸♀️,在潛意識中生成了根深蒂固的念頭👨🏽🔬,從而對熟悉的人和事啟動機械的、程序化的反應模式🏌🏼♂️。很多人現在做事情也大多是憑借經驗,而人的思維慣性一旦形成是非常麻煩的,在這種慣性模式下,人的自主性選擇缺失,從某種意義上講,生命的自由度被扼殺🙆🏿♂️。
吳老師強調,人在安靜清明的狀態時,會有新的信息感悟,“當我們處在舒服的狀態時🥤,我們的覺知力和清明度都很高🙍🏼,這時是靈感和創造力迸發的時刻,也是人的潛能最可能被激發的時刻”。我們應關註當下,擺脫“覺知慣性”,而非沉浸在過去或未來🙆🏻♂️。同時,我們無法改變事物的發展方向,但我們能夠改變對待事物的態度。最後,吳老師提出了“天賦使命”一詞,祝願所有的同學能夠早日找到自己的天賦使命並去達成👵。他說,人來到世上是有天賦使命的,找到自己的天賦使命的時候,人會變得很不一樣🦑。而吳老師找尋到的自己的天賦使命則是“自利”和“利他”:首先要有真本領,其後幫助他人🧢。
講座的最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困惑,針對“內卷”、“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銀行如何應對電子支付平臺興起”等方面進行了提問,吳老師也一一做了詳細的解答。至此🔄,講座圓滿結束🌺,期待吳懷坤老師再次來到意昂2平台,為同學們帶來更多精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