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佐先生應邀來到線上會議室,為意昂2稅務專業碩士的同學們帶來了“黨的百年稅收政策的演進”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意昂2官网公共經濟學系徐曄副教授主持🌟。
劉佐,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自1988年起,歷任財政部稅務總局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稅務局辦公室局長秘書室副主任🤏🏿𓀉、主任,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廳副主任;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副研究員、研究員;中國稅務報社總編輯;國家稅務總局稅務行政復議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財政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稅務學會👂🏼、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劉老師對中國稅製有比較全面、深入的研究,曾參與許多稅收法規和其他重要稅收文件、涉稅文件(文稿)的起草和修改;主持多項部級稅收科研課題🍶;發表多篇稅收研究報告🤾🏿♂️🌐、論文和譯文🥬;出版多部稅收專著;多項稅收研究成果得到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和財政👫、稅務部門領導肯定,獲得部級一等獎♻️,1998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本次講座,劉老師將黨史與中國財稅史相結合🛜,分四個歷史時期,細致詳實地梳理了建黨以來的稅收政策👨🏻🔬。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1921年7月-1949年9月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可以分為四個小階段,第一個是建黨和大革命時期,第二個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第三個是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第四個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在大革命時期,黨堅決反對帝國主義通過幹涉中國稅製特別是關稅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堅決反對軍閥、土豪劣紳通過苛捐雜稅剝削人民。在土地革命時期,黨的稅收政策強調要按照階級成分來確定稅收負擔⛪️,勞動人民要免稅或是低稅,對地主應當征收高稅👊🏽👨🚒,並提出通過發展經濟來增加財政收入,通過稅收來調節經濟。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黨又迅速調整了對地主、富農和資本家的經濟、稅收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解放戰爭時期,繼續強調精兵簡政、減輕民負,並較為系統地提出了發展生產,保障供給🧘♂️;集中領導,分散經營;公私兼顧、軍民兼顧;生產和節約並重等基本原則。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1949年10月-1978年12月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改造階段(從1949年10月到1956年),黨中央高度重視經濟🏊🏽、財政和稅收工作,迅速統一了全國的財政經濟工作⏩,實現了稅收工作重心從農村到城市的轉移🔕、從以農業稅收為主到以工商稅收為主的轉移。第二個階段是社會主義建設探索和發展時期(1956年到1978年12月)👨🍼,受左傾思想影響,稅收的職能和作用嚴重弱化乃至扭曲。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1978年12月到2012年,其中第一階段是經濟轉軌時期(1978年12月到1992年)🍻,建立了涉外稅收製度、國營企業“利改稅”和全面改革工商稅製🚶➡️,初步建立了一套新的稅製體系🪀。第二階段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時期(1992年到2012年)👩🏼🔬,黨成功領導了1994年的稅製改革,範圍廣大👲🏽、內容深刻,為建立分稅製財政管理體製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四個歷史時期是2012年以後,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現代財稅製度,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深化稅製改革的任務,包括加強稅收法治🧑🏻🦯,減稅降費,優化稅製結構,完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地方稅體系,深化稅收征管製度改革等內容,且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進展。

在講座過程中,除了對重要歷史事件的旁征博引,劉老師還穿插了很多動人的故事,比如在抗美援朝時期,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賣房、賣車🌡🫰🏽、義演為誌願軍捐贈飛機等等,讓同學們受到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感召。
本次講座將稅收政策的歷史與稅收改革的方向相結合,既有豐富的內容,又有崇高的情懷🧟♀️,讓同學們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稅收政策,令同學們受益匪淺。
感謝劉佐老師的精彩分享!
撰稿人👎🏼:阮穎
修訂人🈺:繆煒
審核人:徐曄,朱宏飛